糖友谨防进入节后控糖“误区”

  节日期间,很多患者都无法抵挡住美食的诱惑,而且因为作息时间不规律等多种原因,血糖容易出现波动。到了节后,患者意识到了应该控制血糖,但由于降糖心切或者想当然,很容易进入节后控糖的种种误区。
  误区一:没有出现不舒服,因而不重视。
  很多患者在面对疾病的时候大多都会靠感觉,如果没有感觉不舒服,他们就不会觉得身体出现故障。然而,糖尿病是一个数字病,它必须通过监测血糖才能了解病情的变化。很多患者在患病初期都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而当出现了眼睛不舒服或神经末梢有问题等症状时,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因此对于糖尿病人和糖尿病高危人群来说,节后不管有没有不舒服,都应该到医院内分泌专科去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平常也要加强血糖监测,毕竟节日期间不规律的生活习惯都会对血糖造成不利的影响。
  误区二:节后减少饮食,弥补节日大吃大喝的错误。
  由于很多人在节日期间都会大快朵颐,一到了节后,意识到应该控制饮食,于是突然减少食物的摄入,或者完全吃素菜,这种行为的结果一是很容易出现低血糖,二是饮食的不规律很容易造成血糖上下波动,很多循症医学证据表明血糖波动可导致大血管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节后的饮食依旧应保持均衡饮食配合运动和药物治疗,确保血糖的平稳。
  误区三:加大运动量,降低血糖。
  俗话说过犹不及,与突然减少饮食一样,高强度的运动会让血糖急速下降,但降的过快了就会出现低血糖,而且节日期间不运动,在节后突然加大运动强度,这让患者的身体也会觉得不适应,这时的剧烈运动会让身体产生一种应激反应,为了适应这些大量剧烈的运动,身体内有些激素水平会升高,其中便存在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它会使血糖更高,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如果运动量过大也容易出现意外。因此,即使节日期间没有运动,血糖已经升高,糖尿病患者也不要操之过急,依然要保持“淡定”心态,平衡饮食、运动以及药物的治疗。
  此外,在药物治疗方面,药物调整也不能过快,应根据血糖水平逐渐增加降糖药物的剂量,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总之,控制血糖不是饮食或运动或药物哪一个方法就能解决的事情,它需要五驾马车并驾齐驱,而且要平衡驾驭,同时保持较好的心态,在医生的帮助下,制定科学合理的节后控糖措施。只有这样,患者才可以避免进入节后控糖误区,血糖也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