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知识教育指南

  1、什么是糖尿病足?

  答:是糖尿病患者在慢性血管和神经病变基础上形成的足部病变。

  2、糖尿病足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有5个方面的主要临床表现: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生物力学异常、下肢溃疡形成、下肢溃疡感染解放军南京454医院内分泌科柳岚

  3、糖尿病与下肢缺血的关系是什么?

  答:糖尿病经常导致下肢血管的狭窄或完全闭塞,致使局部血管供应不足,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

  4、下肢血管缺血要做什么检查?

  答:

  (1)下肢动脉触诊:检查局部是否有动脉搏动

  (2)下肢体位试验:有缺血的患者在抬高下肢30-60秒后可见足部皮肤明显苍白。

  (3)超声检查:常用彩色多谱勒(Dopple)检查血管情况。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高,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

  踝肱指数(ABI)=踝部血压/上臂血压

  ABI值 意义

  1.31以上 下肢动脉硬化

  0.91-1.30 基本正常

  0.71-0.90 轻度下肢动脉病变

  0.41-0.70 中度病变

  0.40以下 严重病变

  (4)动脉造影:可了解下肢血管病变范围、血流分布以及有无侧枝循环。但此法是创伤性检查,一般仅用于手术前的定位检查。

  5、糖尿病足病的临床分级是什么?

  答:按轻重程度不等,共分为5级。

  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

  趾间霉菌感染、足部偏斜畸形、足底胼胝、足跟皲裂等

  1级: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

  2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

  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

  4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

  5级:全足坏疽

  6、糖尿病患者足部的日常护理

  答:一基础:良好控制血糖,使糖化血红蛋白<6.5%;

  二帮助:

  (1)请他人帮助,如有视力障碍,或不宜亲自操作的,应请求他人帮助,检查足部、剪趾甲、修胼胝(剪趾甲:洗脚后趾甲软时剪;剪平,不要剪太短;边缘不要修成圆形或有角度);

  (2)请医生帮助,如有足部起泡疼痛,必须到医院就诊;

  三必须:

  (1)洗脚二次:温水(低于40℃)、 15~30分钟/次、免烫伤、趾间缝处轻柔擦干;

  (2)鞋袜检查:袜子:不能有破洞、起球,羊毛袜或棉袜(鞋:大小要合适,宽松,不能刚合脚。布鞋,避免坚硬的皮鞋);

  (3)查看:水泡、抓伤或破损。必要时用镜子自行查看足底

  四不宜:

  (1)不吸烟,以防尼古丁诱发和加重本症;减肥,控制高脂血症、高血压;

  (2)不赤脚行走,尤其是在沙滩或游泳池内,以防损伤;

  (3)不用化学制剂消除鸡眼或胼胝,不宜用胶布贴脚 ;

  (4)不宜用热水袋或火炉暖脚,冬季可穿细毛袜保暖;

  足部运动:提脚跟-脚尖运动,弯膝-下蹲运动,甩腿运动,30分钟

  7、什么是生物清创法?

  答:是指把活种生物(蛆虫)用于难治性溃疡创面治疗的方法,包括糖尿病足坏疽的创面处理。医用蛆虫是美国FDA批准的首种能用于人体的活体生物。国内研究很少,南方地区除南京外没有。

  8、蛆虫疗法的优越性在哪里?

  答:有三大优越性:(1)蛆虫清创伤口既快又好,不会吃周围健康组织,它可进入到外科手术都难以达到的深部创面;(2)蛆虫具有抗感染作用,尤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可使感染得到更快的控制;(3)蛆虫可产生多种生长因子、促进溃疡愈合。

  9、蛆虫疗法会不会不干净?

  答:不会。所有蛆虫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后,才能应用于人体的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