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分享:食管癌免疫治疗,伤肝怎么办

免疫疗法在食管癌的治疗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来说,还没有一种免疫治疗方法,被正式批准用于食管癌。要想尝试免疫疗法,只能参加临床试验。而且,免疫治疗并非“万能”的,它也可能导致一些严重的副作用。

本文,我们就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来了解食管癌免疫治疗可能存在的风险。

王先生,49岁,从2017 年1月开始出现吞咽困难,症状进行性加重。

第一次诊疗

诊断结果:

2017 年 2 月,他到当地医院就诊,胃镜检查发现:距门齿32-37cm处的食管上,长了一个肿物,导致管腔狭窄,长度约5cm。后续病理和影像学检查提示:食管鳞状细胞癌,有纵隔淋巴结转移。

手术切除:

2 月 24 日,王先生接受了食管癌切除术。术后病理活检提示:中分化鳞癌,肿瘤侵犯食管外膜,并转移到附近的几组淋巴结;手术标本的切缘是阴性,说明“切干净”了。

术后辅助放化疗:

由于术后病理报告显示有淋巴结转移,因此,王先生在 3 月 20 日~5 月 9 日期间,继续接受了辅助放疗。

放疗结束后,经医生评估,他又于6 月 14 日和 7 月 7 日分别进行 2 周期的“多西他赛+顺铂+卡培他滨”化疗。

病情反复

2017 年 9 月,王先生来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希望对第一次诊疗的情况进行复查。

PET-CT检查提示:左侧纵隔区域、左膈肌后方,有多发肿大淋巴结。

胸部 CT 检查提示:手术吻合口、纵隔等处,可能出现了复发、转移。

医生说:

根据检查结果,初步判断您出现了术后复发转移。近期您已在外院接受过放化疗,但效果明显不佳,属于一线治疗失败。我国食管鳞癌还没有标准的二线治疗方案。现在可选择的方案只有两种:1.尝试其他化疗方案;2.参加免疫治疗(如 PD-1单抗)临床研究。

听到这里,王先生产生了一些疑惑:PD-1单抗是什么,对食管癌有效吗?“临床研究”是要拿自己当小白鼠吗?

医生说:

临床上,很多患者都有类似的困惑。简单来说,PD-1单抗属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一种,其作用机理与化疗、靶向治疗截然不同。它可以防止肿瘤在免疫环节“逃跑”,进而激活自身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的杀伤能力。

目前,这类药物在国外获批用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瘤、肺癌等。但它们能否“克制”食管癌,还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持。临床试验就是为了得到这些数据,为药物获批上市、惠及更多患者而服务的。

对您来说,如果有机会参加临床试验,不妨一试。当然,临床试验不是谁都能参加的。医生会先通过一系列检查,来判断您是不是免疫治疗的“潜在受益人群”,并在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才能加入试验。

尝试免疫治疗

经过慎重考虑,王先生加入了一项临床试验,在 2017 年 9 月 28 日至 2018 年 1 月 11 日期间,进行了 6 周期的治疗。用药期间,他的状况比较稳定,没有新发皮疹、胸闷、心悸、咳嗽、头晕、头痛、腹痛、腹胀、乏力等常见不良反应。

在第3、第6周期结束后,他做了两次疗效评估,都提示“肿块较之前缩小、病情稳定”。

发生不良反应

不过,在第6周期治疗结束后,王先生的皮肤和眼睛巩膜出现“黄染”的现象。血生化结果提示,他的胆红素、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都偏高。腹部增强 CT显示,肝脏密度不均匀,提示存在异常变化。

根据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的“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 (CTCAE 5.0) ”,王先生的转氨酶升高 4 级、直接胆红素升高 3 级,间接胆红素升高 2 级,需尽快明确肝功能异常的原因。

医生立即对他进行了保肝、退黄等对症治疗,同时完善了病毒性肝炎筛查、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等多项检查,结果都是阴性的。经过综合考虑,医生判断,他出现了免疫治疗相关的肝脏毒性。

停止免疫治疗

由于不良反应比较严重,医生立即停用了 PD-1 单抗,并给他用上了糖皮质激素。

2018 年 2 月 1 日起,王先生接受了甲强龙 1 mg/kg 静脉输注。用药 7 天后,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基本降至正常。随后,他改为口服甲泼尼龙,并逐渐减量、停药。

尽管肝功能恢复正常,但他不能再使用免疫治疗了。医生为他调整成三线化疗方案,尽力控制疾病进展。

小结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免疫相关的皮肤毒性、肝毒性、内分泌毒性、胃肠道毒性、肺损伤等,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心脏毒性。

肝毒性多发生于治疗后 6~12 周,表现为转氨酶、胆红素水平升高,患者本人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

如果您正在参加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建议遵医嘱定期复查,如果出现皮肤、眼睛发黄等现象,应及时告诉医生,确定是否为免疫治疗引起的肝脏毒性反应,并及时治疗。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 (NCCN) 的指南指出,转氨酶升高 3~4 级、胆红素升高 1 级者,需永久停用免疫治疗;根据毒性的分级,可加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抑制免疫反应;若 3 天内疗效不佳,应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吗替麦考酚酯)。

免责声明:

肿瘤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极为复杂,治疗要充分考虑个体化差异,该病例并不能代表“相似患者”的治疗决策。关于您具体的治疗方案,请听取主管医生的专业意见。

共同撰写: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消化肿瘤内科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