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治疗前、后,都要进行病理检查

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通常可以直接观察到治疗前后肿瘤的大小变化。由于治疗后肿瘤在形态及组织学上均可能产生改变,在新辅助治疗前、后对乳腺标本进行病理检查评估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判断疗效、为治疗提供依据,而且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乳腺癌患者的最终结局。

如何在新辅助治疗前后行病理检查?

  • 新辅助治疗前,医生一般会用穿刺活检来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诊断。穿刺活检通常能够安全准确地取得足量的乳腺组织,有利于获得正确的病理诊断结果,并进行免疫组化检测以确定肿瘤的分子类型,用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 经过 2~4 个疗程的新辅助治疗后,医生通常会通过查体、影像学检查等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如果评价发现治疗无效,一般会进行穿刺,自病灶处获取足量组织进行病理评价,以此为依据修改新辅助治疗方案或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会进行最终的病理学疗效判定。

新辅助治疗前后,检查哪些病理指标?

目前,病理学指标仍是评估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和最终疾病结局的重要依据,包括肿瘤大小、切缘状态、淋巴结状况、组织学分型分级以及血管和淋巴管侵犯情况等。医生还会检查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 等表达情况,从而确定肿瘤的分子分型,用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预估疾病结局。

如何看待病理结果?

新辅助治疗前后肿瘤中一些标志物的表达通常是一致的,但由于新辅助治疗前的检测多采用乳腺穿刺活检,取材有限,当肿瘤的标志物表达存在异质性(即同一肿瘤不同的细胞会存在多种基因型或亚型)时,可能会导致新辅助治疗前、后的检测结果出现差异。

新辅助治疗本身也会改变一些检查结果,内分泌治疗可能会导致激素受体状态改变,曲妥珠单抗治疗后 HER-2 表达状态也可能发生改变。

鉴于上述原因,如果新辅助治疗前 ER、PR、HER-2 检测阴性,而新辅助治疗后仍有浸润性癌时,医生一般会重新检测 ER、PR、HER-2 和 Ki-67 状况。

新辅助治疗后,约3%~30%的患者可获得病理完全缓解 (pCR) ,即在显微镜下观察乳腺和区域淋巴结的肿瘤全部消失。新辅助治疗后获得 pCR 者,比那些同样治疗周期没有获得 pCR 者有更长的生存期。这部分患者在做病理检查等评估时,由于原发病灶和腋下的肿大淋巴结完全消失,很可能会出现检查失败的可能。这时患者要充分理解,并与医生配合,以便医生能够根据新辅助治疗前的体检和影像学评估,准确定位找到原发灶,为后续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病理检查在乳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预测方面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应用。患者也应重视新辅助治疗前后的病理检查,并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