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什么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临床上 30%~80% 的甲状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表 1)。他们除了需要切除甲状腺,还需要接受“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也就是整块切除颈部淋巴组织和周围的脂肪、肌肉、神经、血管等,消灭转移病灶,降低复发风险。
表 1.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 | |
病理类型 | 转移占比 |
乳头状癌 | 30%~60% |
滤泡状癌 | 10%~20% |
髓样癌 | 30%~50% |
未分化癌 | 60% |
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切除和颈部淋巴结清扫“两步走”的甲状腺癌根治术,是目前公认的首选和最佳治疗方法。
图注:国际上将颈部淋巴结分为 7 个区,以罗马数字 I~VII 标识。其中 VI~VII 区为中央区淋巴结,I~V 区为颈侧区淋巴结。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以中央区最常见,其次是侧颈区。
为什么要做清扫?
与其他肿瘤一样,甲状腺癌细胞容易经过淋巴管转移,沿途的淋巴结就成为癌细胞的中转站和庇护所。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往往是转移的第一站,随后可能转移到侧颈部、以及更远的淋巴结。此时,即便切除了全部腺体组织,淋巴结里的癌细胞也已经埋下了转移和复发的种子。
淋巴结清扫的目的,就是彻底清除癌细胞可能潜伏的哨点。
哪些情况需要清扫?
- 中央区淋巴结
即便是比较早期的甲状腺癌,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也较高,甚至有部分(约 30%)患者,在术前或术中检查并没发现淋巴结转移,但术后病理却发现有转移。因此,国内专家倾向于,无论术前检查或手术中是否怀疑有淋巴结转移,一旦手术中冰冻病理证实甲状腺癌,就做同侧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国外目前的观念则不同,只对术前证实有淋巴结转移可能、或局部晚期的患者,做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 侧颈区淋巴结
侧颈区淋巴结转移发生比较少,并且手术创伤相对较大,目前公认:只有术前检查高度怀疑、或证实存在侧颈区淋巴结转移,才做淋巴结清扫术。
有哪些清扫方式?
颈部淋巴结清扫有几种不同的方式。
- 根治性清扫术
这是最早开展的术式,是指清扫全颈淋巴结,同时切除同侧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副神经等组织,保留颈总动脉、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下图)。目前逐渐被功能性清扫术取代。
- 功能性清扫术
清扫全颈淋巴结,但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脊副神经,或其中部分(下图)。
- 择区性清扫术
选择性清扫一个区域的淋巴结,如中央区或侧颈区。
- 扩大清扫术
如果转移淋巴结有明显外侵的情况,侵犯颈内静脉、胸锁乳突肌等,需要做扩大清扫。清扫 I~V 区,或加 VI、VII 区淋巴结,同时切除被肿瘤侵犯的组织,包括颈总动脉、迷走神经及膈神经等。
目前甲状腺癌多选取择区性的中央区清扫、或功能性侧颈区清扫。
共同撰写: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张婷婷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