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与肾囊肿有哪些区别?

随着老百姓对体检的重视,发现肾脏囊性病变的情况越来越多。如何对待这些囊性病变?我的态度是“不放过、不抓错”,那么如何区别肾癌与肾囊肿就显得很重要了。

我们先认识一下肾癌与肾囊肿各自的特点:

肾癌 肾囊肿
特点 肾癌为恶性肿瘤。 肾囊肿是成年人肾脏最常见的囊性病变,可单发或多发,可单侧或双侧,可大到几十厘米,小到几毫米
病因 目前病因不明确,男性吸烟是被广泛认可的病因之一,其他一些因素如黄曲霉毒素、病毒和放射线等也可能引起。 目前病因不明确,可能与先天发育不良、基因突变、感染、毒素等相关。
临床表现

“疼痛、血尿、腰部肿块”肾癌三联征现已很少见。

B 超、CT 下肾癌囊壁多不规则,囊内有瘤样内容物,囊内有强化。

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偶然被发现。当肾囊肿生长至一定大小,有囊内出血、继发感染或压迫邻近肾实质时才引起症状。常见症状是侧腹部或背部疼痛及镜下血尿。

  • 若囊内大量出血使囊壁突然伸张,包膜受压可发生腰部绞痛;
  • 继发感染时,除疼痛加重外,可伴体温升高和全身不适;
  • 一般无血尿,偶然囊肿压迫临近肾实质可产生镜下血尿;
  • 有时会引起高血压,囊肿巨大时,在腰腹部可出现包块。
治疗

根据肿瘤的分期制定肾癌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常用的有 Robson 分期和 TNM 分期。

肾癌的治疗主要还是依靠手术,根据肿瘤的情况可分为根治性手术和保留肾单位手术;

放疗和化疗可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痛苦,延长生活;

目前基于基因检测的靶向药物治疗成为新的热点。

囊肿直径< 4cm,无肾盂肾盏明显受压,无感染、恶变、高血压,或症状不明显者,只需密切随访观察,定期 B 超复查。

 ≥4cm 的单纯性肾囊肿可进行相应的处理,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有两种:

  •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开窗术,就是把肾囊肿的囊壁去除,该术式创伤小,治疗有效,复发率低,切除的囊壁可送检明确其性质;
  • B 超引导下囊肿穿刺抽吸加硬化剂或无水酒精注射,减少囊腔、破坏囊壁的再生长,但这种方式穿刺风险高,复发率较高,主要针对那些年龄较大、心肺功能不能耐受全麻手术的患者。

弄清楚肾癌与肾囊肿的特点之后,最紧要的还是去做个“平扫+增强薄层 CT 扫描”,明确囊肿是单纯性还是复杂性。

  • 如果是单纯性肾囊肿,囊肿不大、不影响肾功能,则可定期观察(每年作一次彩超检查),如囊肿比较大可能会影响肾功能,且自身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开窗术,切除的囊壁可送病理检查明确其性质。
  • 如为复杂性囊肿,那么处理要更加慎重,建议手术治疗,完整地切除囊性病变送检,切莫单纯行穿刺或去顶手术。
  • 如果囊肿比较小,一时无法确切判断,建议门诊随访,定期作 B 超和 CT 密切观察,切勿匆忙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