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分享:早期胸段食管癌,微创治疗效果好

我国的食管癌患者,就医时大多已是中晚期,单纯手术治疗效果不佳,需要结合术前的新辅助治疗或术后的辅助治疗,才能获得比较好的疗效。但也有一些患者在早期就被诊断出来,不仅可得到手术切除,还有可能用上微创技术,对身体的伤害更小。

下面,我们结合一个真实病例,来了解一下早期胸段食管癌的手术治疗过程。

首次就诊

吴先生(化姓),54 岁,突然感到进食哽噎,持续 1 个多月。来医院就诊,胃镜检查提示:食管距门齿 35~38 cm处,有片状的黏膜糜烂,约 2*3 cm。病理活检结果为中分化鳞癌。

为明确分期,吴先生又接受了胸部增强 CT、超声胃镜、PET-CT、钡餐等检查。最终的诊断是:食管胸中段癌,临床 I 期,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

沟通治疗方案

诊断已经很明确了,医生在治疗开始前,与他和家属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沟通。

医生说:

食管癌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自然病程仅有数月,治疗需要争分夺秒。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只要身体状况可耐受,肿瘤可切除,就应积极寻求手术治疗。尤其早期食管癌患者,全球多个指南都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由于您的肿瘤分期较早,且病灶在胸段,适合做腔镜下的食管癌三切口手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只需要开几个很小的切口,就可以在胸腔镜的帮助下,完成一系列手术操作,术后身体恢复快,副作用小。

经过慎重考虑,吴先生和家属都同意尽快微创手术治疗。

手术前准备

手术前3天,吴先生开始禁食,通过口服肠内营养粉剂提供能量。

手术前夜,医生给他开具了相关药物,促进肠道内容物的排空。

手术前4小时,吴先生口服橄榄油 40 ml,使得胸腔内的胸导管充盈,避免术中损伤,降低“乳糜胸”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术后监测和康复

吴先生顺利接受了食管癌的微创切除手术。通过几个“钥匙孔”大小的切口,医生就在腔镜的帮助下将肿瘤完整切除,并对胸腹腔内的淋巴结进行了清扫。切下来的标本被送往病理科,最终的诊断结果显示,手术切除很“干净”,淋巴结转移风险极低,达到了“根治性”的治疗效果。

术后第一天,医生查房时鼓励吴先生,应在陪护人员的帮助下,尽早下床活动,可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加强呼吸功能锻炼,积极进行主动的咳嗽、咳痰,有助于减少肺部感染。

关于何时能恢复正常进食,吴先生和家属询问了医生。

医生说:

手术后,您还不能正常吃饭。我们会通过胃管,先给您进行低速肠内营养液输注;配合静脉输注肠外营养,来补充您身体所需的能量。泵入营养液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密切观察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同时监测血糖水平。随着胃肠道功能逐渐恢复,医生逐渐加大肠内营养液的泵速,最高提升至 80 ml/h,可满足一般成年人的能量需求。

至于何时能恢复正常饮食,必须听从手术医生的意见。

  • 最早可于术后第 7 天开始进食,先吃柔软、光滑的固体食物,如香蕉、固体酸奶等,可防止误吸;
  • 1 周后,逐渐开始吃半流食,如米粥、面条等,暂不进流食及饮水;
  • 2~3 周吞咽功能逐渐适应后,开始低头缓慢饮水,注意避免呛咳。熟练后可恢复正常饮食。

术后随访

吴先生身体恢复得不错,很快就出院了。术后 3 个月,他遵医嘱来院复查胸部增强 CT、钡餐、颈部及腹部超声,都未见明显复发征象。考虑他的肿瘤分期较早,医生让他半年后再来复查。

术后 9 个月的复查,仍然未见复发征象。吴先生现在的身体情况良好,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小结

这一案例给我们几点启示:

1.早期发生食管癌,手术通常可以达到根治性效果。但早期食管癌症状往往不明显,进食后可能出现梗噎感,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等,这些表现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中晚期食管癌最典型的症状是进行性的吞咽困难。如果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行胃镜检查。如果您有食管癌家族史,则建议在 40 岁后定期行胃镜检查。如果查出食管癌,请不要过分恐惧,而要配合医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

2.如果胃镜检查怀疑是食管癌,则需要取出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您还需做下列检查,明确诊断和肿瘤分期。

  • 上消化道钡餐:观察肿瘤在胸腔内的位置以及梗阻程度。
  • 胸部增强 CT:可明确肿瘤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以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 超声胃镜:可明确肿瘤浸润深度,有无食管周围淋巴结转移。
  • PET-CT:通过扫查全身各组织脏器,评估有无远处转移或其他肿瘤性病变。

3.早期食管癌通常可以直接手术。若为中期或晚期,则应行术前新辅助治疗(包括单纯化疗、同步或序贯放化疗)。有的患者遭受重大手术打击后,容易出现化疗不耐受的现象。术前先做 1~3 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医生可以观察您的耐受情况,以及肿瘤对化疗药物的反应程度,并做出进一步治疗的选择。

新辅助治疗阶段,不论您是否存在进食困难,我们都建议放置一根营养管(也就是常说的“胃管”),通过输注肠内营养液,来避免可能发生的营养不良或营养不均衡。治疗过程中,您也需密切监测自己的体重变化,避免过重或过轻。

4.出院后一个月内,您每周都需要到管床医生的门诊复查。医生会对您的一般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术后您需要遵医嘱复查,大致的频率:

手术后 2 年内,每 3 个月复查;

手术后 2~5 年内,每半年复查;

手术 5 年后,每年复查。

具体的复查时间可能会根据复查结果有所变动,请以您的主管医生要求为准。

免责声明:

肿瘤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极为复杂,治疗要充分考虑个体化差异,该病例并不能代表“相似患者”的治疗决策。关于您具体的治疗方案,请听取主管医生的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