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治疗现状是什么?有何新药新理念?

  期待抗耐药的新药及新的标记物
  这些年来,在乳腺癌治疗领域,靶向药物、内分泌药物治疗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目前,个人认为化疗药物发展基本上已经到了瓶颈。临床上,除了化疗药物出现耐药外,还有内分泌治疗耐药,靶向药物治疗耐药,未来如何能逆转这些药物的耐药,将寄希望于出现新的药物,能给予新的希望或选择。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即三阴性乳腺癌,也占了相当比例,除了化疗药物之外,缺乏有效的更好的治疗药物和手段。在这一类型中的较年轻患者,预后差,进展快。对于这一类人群,希望能发现新的靶向或新的化疗药物。对于三阴性乳腺癌,虽然有一些药物,如PARP抑制剂,其2期临床结果较令人满意,但3期结果令人不太满意。同时三阴性乳腺癌又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不同分型的三阴性乳腺癌有不同的预后。对于不同种类的三阴性乳腺癌,如果能有一些标志物进行检测,再分别进行治疗,那么对于这部分人群,无论是诊断、治疗还是预后,都会有较大的改变。
  中国乳腺癌治疗现状调研报告带来的启示
  应该说,江教授等人牵头的这项调研报告样本量非常大,目前来说,是国内外作为全程管理理念指导下X-Base方案样本量最大的一次。为后续的X维持治疗提供了大样本数据,给临床实践带来了很多借鉴。从数据结果可以得到几个信息,第一个信息为X-Base 联合治疗,无论是和多西他赛联合的XT方案, 还是和长春瑞滨联合的XN方案,都是在晚期一线上可选择的有效且副反应小的联合治疗方案。后续的X维持治疗给这部分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更长的PFS。
  第二个信息,我们以前对XN组合不了解,国外只有一些小样本的试验,在此之前,我们没有太多样本量对XN的方案在MBC中的应用有更强大的数据支撑。由徐兵河教授牵头的在2014年ASCO上报道的壁报研究,及江教授在2014年CSCO会议上发布的 1200例的数据,给我们带来了更新的临床实践的指导。所以我认为该报告是令人振奋的,对于国内晚期乳腺癌的治疗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将全程管理的理念贯穿诊疗始终
  前几天,我看到了一篇国外的报道,对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提出了全程管理的理念。江教授将该理念提高到更高的水准。江教授提出,不单单是对于晚期乳腺癌要实行全程管理、个性化治疗,对于早期乳腺癌包括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术前的新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以及晚期的姑息治疗在内的整个过程都要实行全程管理的理念。即采取多学科合作模式,量身定做的方法,对这部分病人实行有效的管理和治疗。采用患者本人,患者家属,医生,整个社会全部参与的管理模式。使用这种方法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无论是从疗效还是全程监控的角度看,都是比较好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