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有什么不足之处?

  近些年来,多种分子靶向药物陆续问世,为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的确改善了很多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但是靶向药物也有其“不足之处”。

  首先是价格昂贵难以普及。其次,目前的靶向治疗并不具有根治的作用,而且并非对所有患者均有效,只有分子靶点检测阳性的患者才可以应用靶向药物治疗。而且,绝大多数患者在应用分子靶向药物一段时间后会产生耐药,其机理与分子靶点基因突变、肿瘤干细胞不能清除等相关。另外,分子靶向药物也存在一些毒副反应,这些毒副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严重的可以对症治疗或减少药量或停药处理,但如果处理不及时部分可以致命。

  分子靶向药物最常见的副反应是皮疹样反应,好发于头颈部、面部和躯干部。另外会有消化道副反应表现为轻、中度腹泻和恶心等,肝功能的损害表现为转氨酶的升高等,也有可能出现心脏毒性、血细胞减少、过敏反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