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甲状腺癌发生的原因至今不明,有人认为其发生与慢性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有关。
2、病理分类及生物学特性: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其发展过程、转移途径相差很大,其治疗也各不相同,病理方面主要分为四型:
①乳头状癌(包括乳头滤泡型):约占甲状腺癌的70%,青年人发病较多,生长缓慢,低度恶性,乳头状腺癌叶有完整的包膜,到后期同样可以穿破包膜而侵及周围组织,播用途径主要是淋巴道,一般以颈淋巴结转移最为常见,也有人认为乳头状癌属多中心性,或有对侧转移,约在80%的儿童和2%的成年患者可扪及淋巴结,其次是血液转移到肺或骨。
②滤泡状癌:约占甲状腺癌的20%,居第二位,其患者的平均年龄较乳头状癌者大。分化良好的滤泡状腺癌在镜下可见与正常甲状腺相似的组织结构,但有包膜、血管和淋巴管受侵袭的现象;分化差的滤泡状腺癌则见不规则结构,细胞密集成团状或条索状,很少形成滤泡。播散途径虽可经淋巴转移,但主要是通过血液转移到肺、骨和肝。有些滤泡状腺癌可在手术切除后相隔很长时间才见复发,但其预后不及乳头状腺癌好。
③髓样癌:发生于滤泡上皮以外的滤泡旁细胞(C细胞),有散在性和家族性两类,约占2~5%。细胞排列成带状或束状,无乳头或滤泡结构,其间质内有淀粉样物沉着。分泌大量5-羟色胺和降钙素。组织学上呈未分化状态,但其生物学特性则与未分化癌不同。恶性程度中等,较早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晚期可有远处转移,家族性髓样癌多为双侧叶同时受累。
④未分化癌:约占甲状腺癌的5%,包括原发于甲状腺的大细胞癌、小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肉瘤、癌肉瘤、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多发生于老年人,此型发展迅速,高度恶性,早期转移至颈淋巴结,可侵犯喉返神经、气管或食管,并经血可转移至骨和肺。
我们常规可用131I治疗的甲状腺癌指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第一类型的乳头状癌和第二类型的滤泡癌。分化型甲状腺癌国际推荐的规范化治疗方案:手术+131I治疗+甲状腺素抑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