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5 年中国癌症统计》,肺癌是我国发病人数最多、同时也是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种。从全球范围看,我国人口占全球总数的 1/5,肺癌发病率却超过全球总数的 1/3。更糟的是,从发病趋势看,我国肺癌的发病率仍在增加,某些癌症发病率的高低与人种有关,例如黑色素瘤在白人中高发。那么,肺癌与人种相关吗?肺癌发病率在我国居高不下,中国人更容易得肺癌吗?
目录
中国人并不比其他人种更易发生肺癌
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将美国华裔的肺癌发病情况与其他人种进行比较。
根据《美国亚裔、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岛民的癌症统计数据》中的华裔数据,肺癌每年新发 74.4 万例,在美国亚裔(印度人、柬埔寨人、菲律宾人、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巴基斯坦人和越南人等)的肺癌发病率中,属于中等水平。
而在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中,包含华裔在内的亚裔(图中 A/PI),与白人、非裔美国人、西班牙裔、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原住民等相比,肺癌的发病率并未明显增高。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人并不比其他人种更易发生肺癌。
中国人肺癌 EGFR 突变率更高
肺癌有多种病理类型,不同类型肺癌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各不相同。在临床上,医生主要是通过病理分型、疾病分期和分子遗传学(主要是基因突变)制定治疗方案。亚洲人 EGFR 突变率较欧美人群明显增高。
上图(左)罗列了亚裔患者常见基因突变的发生率。与欧美人群(上图右)相比,亚裔的基因突变有着明显的不同
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率近 50%。EGFR 这个基因控制着很多细胞的生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伤口能够愈合就是它的功劳。可一旦 EGFR 这个基因发生突变,它就会刺激细胞无休止地生长,最终导致了癌症的发生。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即便在中国患者中,不同人群 EGFR 突变率也不一样:女性高于男性、不吸烟者高于吸烟者、腺癌更高。
幸运的是,目前已开发出三代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明显地延长了这类患者的生存。
综上,EGFR 突变在亚洲人肺癌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欧美,有效的靶向药物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
烟民数量庞大,使中国人的肺癌更难控制
吸烟是肺癌最常见的致病原因(吸烟可使肺癌发生风险增加 151%,而二手烟则为不吸烟者的一大致病原因)。
根据《柳叶刀》(Lancet)2015 年发布的数据,中国吸烟者超过世界吸烟人群的 1/3,吸烟人数居世界首位,超过排名第 2 位至第 30 位的 29 个国家吸烟人数总和。按照这一水平预计,到 2050 年,中国每年可能有约 300 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
《2010 年中国国民吸烟流行及模式的全国性调查》 [ 2016 年正式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 显示,62.4% 的中国成年男性吸烟,农村男性吸烟率高于城市(63.9% VS 58.4%)。目前吸烟者中,只有 17.3% 的人打算戒烟。与 1996 年的类似调查相比,吸烟人群明显增大,且开始吸烟的年龄更早。
毋庸置疑,烟草的广泛流行使得我国的吸烟相关疾病挑战更为严峻——会导致更多的肺癌发生,而且吸烟者中肺鳞癌发生明显多于不吸烟者,EGFR 等突变率更低,无靶向药物治疗,增加临床治疗难度。
肺癌仍是我国肿瘤患者的第一杀手
肺癌是我国肿瘤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2015 年肺癌预估死亡病例数高达 61.02 万例(男性:43.24 万例,女性:17.78 万例)(1)。与发病率相比,男性肺癌患者的死亡率高达 84.9%(43.24/50.93),女性可达 79.4%(17.78/22.40),两性综合死亡率为 83.2%(61.02/73.33);其中括号内数字单位均为“万例”。
探究其中的原因,可能包括:
① 控烟力度不够,导致发病持续上升;
② 筛查普及度不够,临床上很多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
③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水平参差,而临床缺乏根据我国患者疾病特点制定的指南和规范;
④ 可以对肺癌进行有效治疗的新药可及性不佳等。
可喜的是,这些问题已经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我国的控烟政策在不断加强,低剂量螺旋 CT 的早筛也逐渐普及。随着对我国肺癌发病特点的了解越来越深入,研究者开始越来越多地探索我国肺癌的最适治疗,而这些探索,将会为临床指南和规范的制定提供循证证据。
希望在未来,我们能看到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能像欧美一样下降。
共同审核: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涂海燕副主任医师 孙月丽医生 程江涛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