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的故事:被胸片漏掉的肺癌
50 岁的王先生感冒近 2 个星期,主要症状是咳嗽,胸片检查没发现明显异常。因为他是一位有 30 年烟龄的“老烟枪”,医生建议他做低剂量胸部螺旋 CT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 扫描,结果发现一个位于左上肺、直径 12 毫米的“磨玻璃样”结节。医生告诉他,这个结节靠近周边,不会引起咳嗽,可以 3 个月后复查。在等待复查期间,王先生非常焦虑,医生因此建议他做胸腔镜微创手术切除。他接受了医生的建议,术后病理证实为原位腺癌。
王先生想起一个月前单位刚体检,结果全部都正常,为什么这么短时间就发现有肺癌呢?
当然,肺癌不是这 1 个月内发生的,而是因为 LDCT 对肺癌的诊断率高于体检时做的胸片。
为什么要用LDCT筛查肺癌
LDCT 就是让检查者少“吃”射线的 CT。因为肺部和其他组织器官结构不同,含气量多、密度较低,很低剂量的 X 线就能形成满意的图像,LDCT 较常规 CT 的辐射剂量降低了 75%~90%,接受一次 LDCT的辐射量相当于接受 15 次常规 X 线胸片检查,或者相当于人体 6 个月接受到的自然辐射(自然存在的氡的辐射)。由于是计算机断层扫描后再次成像,LDCT 还克服了 X 线胸片对非钙化小结节不敏感的缺点,能发现直径小于 5 毫米的微小病灶,检查费用也比普通 CT 低。
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应用 LDCT 对胸部作筛查扫描,能发现更多的早期可切除肺癌,尤其适用于高危人群的肺癌筛查。
LDCT 发现早期肺癌的敏感度是常规胸片的 4 ~10 倍,可以检出早期周围型肺癌。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数据显示,LDCT 年度筛查能发现 85% 的 I 期周围型肺癌,术后 10 年预期生存率达 92% 。美国全国肺癌筛查试验证明,LDCT 筛查可降低 20% 的肺癌死亡率,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癌筛查工具。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 指南提出了肺癌筛查的风险评估因素,包括吸烟史(现在和既往)、氡暴露史、职业史、患癌史、肺癌家族史、疾病史(慢阻肺或肺结核)、烟雾接触史(被动吸烟暴露)。 风险状态分 3 组:
- 高危组:年龄 55 ~ 74 岁,吸烟史不小于 30 包年,戒烟史 小于 15 年;或年龄不小于 50 岁,吸烟史不小于 20 包年,另外具有被动吸烟除外的一项危险因素。
- 中危组:年龄不小于 50 岁,吸烟史或被动吸烟接触史不小于 20 包年,无其他危险因素。
- 低危组:年龄小于 50 岁,吸烟史小于 20 包年。
NCCN 指南建议高危组进行肺癌筛查。
我国 2015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发布的“低剂量螺旋 CT 肺癌筛查专家共识”建议,在高危人群中进行肺癌筛查。高危人群是指:
- 年龄 50~75 岁;
- 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
- 吸烟不小于 20 包年,其中也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时间不足 15 年者;
- 被动吸烟者;
- 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 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 有 COPD 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我国目前在少数地区开展的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试点技术指南中,推荐采用 LDCT 对高危人群进行肺癌筛查。
因此,LDCT 是早期肺癌诊断的一项重要措施,高危人群接受 LDCT 筛查是必要的。
关于LDCT筛查,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请阅读相关文章:
共同作者: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孙月丽医生 黎文峰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