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腹腔游离癌细胞诊疗策略

  胃癌腹腔游离癌细胞诊疗策略

  胃癌远处转移的途径主要由3种:血性转移、淋巴转移及腹腔播散转移。腹腔游离癌细胞是胃癌腹腔播散转移的一种形式,目前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晚期胃癌类型。其特殊之处在于腹腔内无肉眼可见的转移灶,若不进行腹腔灌洗液细胞学检查,极易漏诊。本文将从胃癌腹腔游离癌细胞的预后、评估及治疗策略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一、预后

  胃癌腹腔播散转移患者预后极差。据统计,腹腔肉眼转移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仅为3-6月,而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患者长期生存同样较差,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0%-18%,中位OS为10-15月,且大多数患者均会在2年内发生腹腔肿瘤复发。

  二、评估

  目前,评估胃癌腹腔游离癌细胞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期性腹腔镜及细胞学进行评估。在可切除进展期胃癌的综合治疗中,目前标准的治疗模式是术前新辅助治疗+根治性手术+术后辅助治疗。在此过程中,腹腔游离癌细胞的评估可在治疗开始前或手术切除前进行,但是其具体适应征目前尚未明确。在不同研究中,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肿瘤的T分期及N分期。

  初始治疗前腹腔细胞学评估为阴性的患者在接受术前新辅助治疗后拟接受手术治疗时是否需要再次接受腹腔细胞学评估?

  为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初次评估为阴性的患者中有多少患者在术前新辅助治疗后腹腔游离癌细胞会转变为阳性。在不同的研究中,腹腔游离癌细胞阴性转为阳性的患者比例在0.6%-24%之间不等,但是不同研究中的化疗方案、化疗周期数及患者入组标准皆有较大差异,且由于各研究入组病例数较少,因此不足以确定腹腔游离癌细胞阴性转为阳性的相关危险因素,这仍需要大型前瞻性研究对其进行确认。尽管如此,不同研究均证实腹腔游离癌细胞阴性转为阳性的患者预后较差。

  三、治疗策略

  目前,针对腹腔游离癌细胞的治疗主要有3种模式:术前新辅助化疗后行原发灶手术,术后辅助化疗及针对腹腔的治疗。

  在术前新辅助化疗后行原发灶手术的模式中,应该注意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在二次分期以前,患者接受化疗时间多长为宜

  2、在二次分期时,患者是否应再次接受腹腔细胞学评估

  总体而言,胃癌患者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是一种特殊的远处转移,目前诊断性腹腔镜及腹腔细胞学评估在临床中的应用仍严重不足,造成大量患者的误诊误治,而对于这部分患者的最佳治疗策略,仍需要大量临床试验对其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