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的临床表现是多样化的,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仅有 10% 的患者可能出现“肉眼血尿、腹部肿块、腰部疼痛”(”肾癌三联征”)。前期病例可能至少有三大症状之一,而晚期病例血尿及肿块则均有所下降,但疼痛则呈增加趋势,具备“三联征”的患者绝大多数已处于中晚期。
目录
为什么肾癌会引起疼痛?
肾癌导致疼痛考虑可能存在以下因素:
- 肾癌肿块增大,充胀肾包膜引起,此时常为“钝痛”;
- 肾癌侵犯周围脏器和腰肌所造成的疼痛相对较重并呈持续性,如血块堵塞输尿管,则为“绞痛”;
- 肾癌转移部位的疼痛,如肾癌骨转移,肿瘤的溶骨性破坏带来的骨痛,当疼痛出现的时候也引起了患者的足够重视,就医检查,从而发现肾癌。
如何治疗肾癌引起的疼痛?
对晚期肾癌引起的严重疼痛症状的患者,可选择行姑息性肾切除术、肾动脉栓塞以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姑息放疗也可达到缓解疼痛和运动障碍、避免病理性骨折,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中药应用冰片、麝香、生南星等研末制膏外敷肾区,也可缓解疼痛。
肾癌癌痛的药物治疗上必须因人而异,在治疗的不同阶段出现新的疼痛以及治疗中的不同时间点,都应该对疼痛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目前主要采取阶梯镇痛方案。
治疗癌痛有三大类药物:
- 非甾体类抗炎药,即一般镇痛药,包括芬必得、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双氯芬酸等常见止痛药物。
- 阿片类药物,就是麻醉性镇痛药,包括吗啡、芬太尼等。
- 辅助镇痛药、镇静药和营养神经药物,可以增强镇痛药的疗效,改善患者的主观感觉和睡眠,如卡马西平、安定等。
以上三大类药物各有优缺点,为了合理应用以上药物、最大限度地减轻药物副作用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制订了应用以上药物的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案。所谓的三阶梯就是将以上镇痛药按镇痛强度分为三类,根据疼痛的程度,镇痛药物从低级到高级、从小剂量到大剂量应用,使各种疼痛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又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副作用对患者身体的影响。
第一阶梯镇痛方案
这一类药物主要是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如芬必得、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西乐葆等,这些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镇痛、抗炎、解热、抗血栓形成等,可用于轻度癌性疼痛的治疗。但这些药物都有轻重不等的胃肠道副作用,且镇痛作用有限,要在疼痛治疗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第二阶梯镇痛方案
癌痛的第二阶梯镇痛药物为弱效阿片类药物,中度癌痛常为持续性疼痛,患者的睡眠已受到干扰,食欲有所减退,需应用弱效阿片类药物,这里药物包括曲马多、可待因、喷他佐辛等。
第三阶梯镇痛方案
重度或难以忍受的剧烈癌痛可使患者的睡眠和饮食受到严重干扰,晚间入睡困难、疼痛加剧。此时采用一般镇痛药物已基本无效,需应用强效阿片类镇痛药物,这类药物包括吗啡、度冷丁、芬太尼等。
这类药物的镇痛效果可靠,剂量增加可增加镇痛效果,但都有相近的副作用:
- 生理依赖和耐受性:药物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突然停药会出现戒断症状,这就是生理依赖性。耐受性是指反复用药之后,其效能下降,作用时间也缩短,此时需要逐渐增加剂量或缩短给药时间才能维持其疗效。这两种现象都是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正常药理学现象,不影响药物的继续使用。
- 心理依赖:即所谓的成瘾,患者常不能自控地和不择手段地渴望得到药物。患者家属和患者常因过分担心成瘾而不敢应用实际需要的镇痛药剂量,但临床经验证明,应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产生心理依赖者实属罕见,不可将吸毒者的经验与癌症患者应用吗啡治疗疼痛等同起来。
- 神经疼对阿片类药物具有抵抗作用,治疗肿瘤侵犯神经所引起的神经疼,应合用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
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有便秘、瘙痒、尿潴留、头晕、嗜睡、抑制呼吸等,合理和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会减少这些药物的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