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导致上腔静脉阻塞,怎么办?

上腔静脉阻塞,也称上腔静脉综合征 (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是一种急性发作的危险迹象,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上腔静脉阻塞或狭窄,导致上腔静脉系统血液回流障碍。主要表现为头面部、颈部、上肢和胸部的静脉回流受阻、淤血、水肿和侧支循环形成等,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导致缺氧和颅内压增高。

遇到这种情况,医生会迅速处理以缓解症状。

肺癌为什么会导致SCVS?

上腔静脉位于上纵隔右前方,升主动脉和右主支气管之间,主要接受来自头颈部、上肢和上胸部静脉血液,回流到右心房。

上腔静脉管壁薄、腔内压力较低,周围被肺门和气管旁淋巴结群、主动脉、肺动脉、气管、胸骨等环绕,且大部分包埋在心包反折处,移动范围较小。因此,一旦周围有肿块,例如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肿大,很容易侵犯或压迫上腔静脉,引起SVC。

医生如何诊断 SVCS?

SVCS的症状轻重与缓急,与静脉回流受阻部位和程度相关,其中肺癌等恶性肿瘤引起的SVCS多为慢性过程。

对于肺癌患者,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痛、面颈部肿胀或眼眶周围水肿、结膜充血、手臂肿胀、吞咽困难(咽部水肿引起)、头痛头晕(脑水肿引起)、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症状,医生查体发现颈静脉怒张、胸壁静脉扩张、头面部充血水肿、双上肢水肿等,就可以作出初步诊断。

此时医生可能作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来确诊,如胸片、胸部CT或磁共振。胸片因最便捷而成为首选检查方式,但后两者诊断更准确,除了可以显示肿瘤与血管的关系,还能为后续治疗提供定位支持。

当然,并非只有肺癌可能引起SCVS,一些良性病变如肺门淋巴结核、纵隔良性肿瘤、胸腔内甲状腺肿、慢性纵隔炎症等也有可能。

发生了SVCS,怎么办?

一旦发生SVCS,医生会尽快处理,首先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之后才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

如果您出现SVCS的症状,一般需要卧床、抬高头颈部、吸氧,严格限制钠盐摄入。医生可能使用利尿剂和糖皮质激素以减轻水钠潴留,缓解水肿,并会注意避免引起血栓。如果您感到明显胸痛和烦躁,要及时告知医生,他(她)可能会给您一些止痛药和镇静剂。

在急性发作期,针对肺癌的治疗可选择放疗、化疗等,如果有敏感基因突变,也可以使用靶向治疗。

放疗是主要疗法之一,它主要针对引起静脉压迫的纵隔和气管旁肿大淋巴结。如果病灶范围能完整包纳入照射野,医生会考虑使用根治性剂量和靶区,包括纵隔、肺门和邻近的肺实质病变。如果肺癌发生于双肺上叶,有时还会涵盖锁骨上淋巴结。放疗疗效好,见效快,通常照射3~4次后,就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如果照射一周后还没有改善,医生可能针对静脉血栓作排查和治疗。

化疗也是可选策略之一,或放化疗联合。使用化疗或其他静脉用药时,医生一般会选取下肢静脉,以避免加重症状。

如果内科保守治疗未能取得满意疗效,医生还会考虑手术治疗,如上腔静脉支架植入术。

总体上,SVCS起病急、进展迅速,医生会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症状,同时积极治疗肺癌。

共同审核: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周清主任医师 白晓燕医生 高欣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