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白血病?白血病是如何引起的?

白血病表现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产生大量停滞在细胞发育不同阶段的癌细胞。这些癌细胞缺乏相对应的正常血细胞的生理功能,严重者抑制正常造血,造成贫血、出血及感染,并浸润至淋巴结或其他器官和组织,造成淋巴结或器官肿大、功能丢失,甚而产生疼痛等症状。

根据癌细胞相应发育阶段,白血病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根据癌细胞的类型,可以分为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髓细胞白血病两类。

据此,白血病主要分为四个亚型: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 AML)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
  •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CML)

不同亚型白血病的病程、症状、治疗方式和预后都不尽相同。

目前尚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白血病,但有些因素可能会增加某些特定类型白血病的风险,这些因素称为白血病的危险因素。

但需要指出的是,许多白血病患者并不具有任何此类危险因素,而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人也并不都会患上白血病。

白血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包括:

  • 大剂量的辐射暴露
  • 接受过放疗或化疗
  • 具有染色体异常相关疾病,如唐氏综合征
  • 接触化学品(如苯和甲醛等)

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 中,老年男性更易罹患,个别病例可有 CLL 家族史。感染人类嗜 T 细胞病毒(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 1, HTLV-Ⅰ)者更易患成人 T 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CML)病人中均伴有费城染色体(Ph)异常及相应的基因突变(BCR/A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