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分享:早期乳腺癌,保乳后也可能不化疗

一名 42 岁的女性,偶然发现左侧乳房肿物已半年,发现时肿物直径约 1 厘米。自 1 个月前起,发觉乳房肿物增大明显。该女性家族中并没有乳腺癌和卵巢癌患者,曾因“子宫肌瘤”切除子宫(未切除卵巢)。

接下来,诊治过程是怎样的?

影像学检查强烈提示乳腺癌

乳腺专科医生进行乳房查体时,在左侧乳房外上部摸到一个肿物,大小约为 1.5 厘米×1.5 厘米,质地较硬,边界不太清晰,并且肿物不太可以推动。观察双侧乳房对称,乳头没有凹陷或溢液,乳房的皮肤没有红肿热痛等症状。医生在双侧的腋下和锁骨上也没有发现明确的肿大淋巴结。

进一步行乳腺超声显示:左乳外上部见实性结节,乳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 4C-5级,左腋下可见结节。乳腺钼靶(X 线检查)发现左侧乳腺的结节符合乳腺癌的表现,双侧腋窝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乳腺磁共振成像(MRI)也怀疑乳腺癌。

在接受穿刺活检后细胞学检查见癌细胞,提示为乳腺癌。

影像学检查结果对诊断有重要的提示作用,根据 BI-RADS 分级,数字越大则肿物为恶性的概率越大,4C 级表示肿瘤为恶性的可能性很大,恶性可能 >50%但 <95%,5 级则恶性可能性更大,超过 95%。

保乳术后也可不化疗

对该女性,影像学检查提示为恶性的可能性极大,考虑到肿物较小,直径约 1.5 厘米,且为单发病灶,预估保乳术后能够保持良好的乳房外形,符合保乳手术指征,故医生考虑可先行保乳手术治疗。

因此,在完善相关血液及影像学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医生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拟定如下手术方案:先行保乳手术,同时评估前哨淋巴结是否转移,如术中冰冻病理提示不宜行保乳手术,则进行乳房全切手术,如前哨淋巴结发现转移,则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最终保乳手术成功。术后病理结果为:左乳乳腺浸润性癌,非特殊型 Ⅱ 级,前哨淋巴结未见转移癌,pTNM 分期为 pT1N0(sn)。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雌激素受体(ER)(80% 强阳性),孕激素受体(PR)(30% 中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增殖指数 Ki-67(10%)。

保乳手术后,通常需行辅助放疗以降低乳腺局部的复发率。多项大型研究已证实,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治疗联合放疗,与乳房全切治疗的患者相比,生存率和发生远处转移的几率相似。

该女性的术后病理提示为乳腺浸润性癌,病理分期属于早期乳腺癌,且并没有肿瘤复发的高危因素(高危因素包括发病年龄较小、肿瘤较大、脉管瘤栓、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等),因此术后可不进行辅助化疗。由于免疫组化提示其乳腺癌为激素受体阳性,即 ER(80% 强阳性)、PR(30% 中阳性),激素受体为内分泌治疗的作用靶点,内分泌治疗有助于降低乳腺癌复发及对侧乳腺癌新发的风险。

基于上述考虑,该女性在保乳手术后接受了辅助放疗,并应用他莫昔芬(Tamoxifen)内分泌治疗 5 年。

小结: 符合保乳手术适应证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在保乳手术成功后,如无复发高危因素,可不进行术后辅助化疗,但保乳术后需进行放疗,并且,如果为激素受体阳性,进行内分泌治疗有助于降低肿瘤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