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
在我国,据报道,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占第六位。具体情况来看:
- 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多见(约 5.5:1),其中急粒细胞白血病最多(1.62/10 万),其次为急淋白血病(0.39/10 万)、慢粒白血病(0.36/10 万),慢淋白血病少见;
- 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1.81:1);
- 成人急性白血病中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最多见;
- 儿童中以急淋白血病较多见;
- 慢粒白血病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逐渐升高;
- 慢淋白血病发病在 50 岁以后,才明显增多;
- 油田和污染地区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城市的发病率高于农村;
- 白血病发病率与亚洲国家相近,低于欧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