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解读

  一、概述:

  1、甲状腺癌超过90%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TC),DTC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主要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滤泡状癌(FTC),少数为Hurthle细胞或嗜酸性细胞肿瘤。

  2、大部分DTC进展缓慢,近似良性病程,10年生存率很高。但某些亚型如,PTC的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弥漫硬化型、实体亚型、FTC的广泛浸润型等,易发生甲状腺外侵犯和远位转移,复发率高,预后相对差。

  3、低分化型甲状腺癌也属于DTC范畴,侵袭性高、易转移、预后差,治疗困难。

  4、DTC的治疗包括手术、术后131I、TSH抑制等,手术治疗很重要,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是发展趋势。

  二、DTC的甲状腺切除术:

  1、确定甲状腺切除范围的因素:肿瘤大小;有无侵犯周围组织;有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单灶或多灶;童年期有无放射性接触史;有无甲状腺癌或甲状腺癌综合征家族史;性别、病理亚型等其他危险因素。

  2、根据TNM(cTNM)分期、肿瘤死亡/复发的危险度,各种术式的利弊和患者意愿,全面考虑,不可一概而论。

  3、全/近全甲状腺切除术:

  (1)切除范围:全切除甲状腺是切除全部肉眼可见甲状腺组织。近全切除甲状腺是切除几乎所有肉眼可见的甲状腺组织,保留<1g的甲状腺组织,如喉返神经入喉处,甲状旁腺处的甲状腺组织。

  (2)优点:一次性治疗多灶性病变;利于术后监控复发和转移;利于术后131I治疗;减少肿瘤复发和再次手术的几率;准确评估术后分期和危险度分层。

  (3)缺点:永久性甲减,甲状旁腺、喉返神经损伤概率增大,对手术医生技能要求高。

  (4)适应证:童年期有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原发灶>4cm;多癌灶、双侧癌灶;不良的病理亚型(PTC的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弥漫硬化型、实体亚型、FTC的广泛浸润型、低分化型);已有远位转移,术后需131I治疗;双侧颈淋巴结转移;有腺外侵犯。

  (5)相对适应证:直经1~4cm伴甲状腺癌高危因素或合并对侧甲状腺结节。

  4、腺叶+峡部切除:

  (1)优点:有利于保护甲状旁腺、喉返神经,部分甲状腺功能。

  (2)缺点:可能遗漏微小病灶;不利于术后通过Tg和131I全身显像监控病情。

  (3)适应证:一侧腺叶单发病灶Q1cm、复发危险度低、无童年头颈放射线接触史、对侧腺叶无结节。

  (4)相对适应证:一侧腺叶单发病灶Q4cm,余同上。

  5、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颈淋巴结转移是DTC复发率增高和生存率降低的危险因素,20%~90%病人在确诊时已有颈淋巴结转移,多发生在颈部中央区(Ⅵ区)淋巴结。28%~33%的淋巴结转移,术前影像及术中探查未被发现,而是在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后得到诊断。建议在有效保留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的情况下,行病灶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清扫术包括:上自甲状软骨下界为胸腺,外侧界为颈动脉鞘内侧缘,包括气管前、气管旁、喉前淋巴结等。

  6、颈部非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颈部淋巴结转移也可累及侧颈部(Ⅱ~Ⅴ区)和前纵膈(Ⅶ区)淋巴结,切除这些淋巴结可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按分区切除淋巴结优于仅切除受累淋巴结。建议非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DTC患者,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