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约 60% 的患者会复发,其中 70% 发生在术后 2 年内,约 90% 发生在术后 5 年内。转移和复发对于患者来说绝对不是世界末日。随着放化疗和手术技术的提高、新型靶向药物的应用以及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实现,胃癌转移、复发治疗成功的案例也比比皆是。那么,复发或转移后,医生可能会采用哪些治疗方法呢?
目录
手术治疗
一些局部复发的胃癌,仍然是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的。
如果发生远处转移,联合脏器切除也可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医生会综合评估各种因素以判断能否手术治疗。以肝转移为例,如果患者能够耐受手术,转移灶为单发且直径不大于 5cm,转移灶不大于 3 个,预计切除术后能保留足够的肝功能,或者转移灶为多发但是比较局限,这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完全切除肝转移癌。
发生卵巢转移的患者在早期可能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
此外,发生梗阻、穿孔、出血等外科并发症时,医生还会考虑选择姑息手术治疗。
化疗
胃癌转移或者复发后,无论是否可切除,系统的全身化疗通常都不可或缺,对于部分患者来说,甚至会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对于可切除的病灶,医生往往在手术后采用化疗来巩固治疗效果。对于可能转化为可切除的病灶,医生一般会在术前予以化疗以期缩小甚至消除病灶,使肿瘤转化为可切除,术后一般仍会继续予以化疗。对于不可切除的病灶,医生往往会采用姑息化疗来控制肿瘤生长,以期延长生命、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如果患者在完成化疗超过 6 个月后复发或转移,通常可以继续沿用原化疗方案,若在 6 个月内复发或转移,医生通常会更换方案。
对于出现广泛腹膜种植转移的患者,在全身化疗基础上,医生可能还会考虑腹腔热灌注、早期腹腔化疗等控制症状。
放疗
一些出现局部复发的胃癌,可能由于首次术后腹腔粘连,复发的肿瘤向胃壁之外侵袭严重,一些发生转移的区域淋巴结也会出现融合,还有一些胃癌复发或者转移的部位属于无法手术的范围(例如腹主动脉旁的淋巴结受侵,转移灶包裹或侵犯大血管脏器等),这些患者无法进行二次手术,医生通常会考虑借助放疗对局部肿瘤的生长进行控制,以期延长生存期。部分患者可能由于肿瘤缩小而重新获得二次手术切除的机会。
对于有远处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化疗仍是主要方法,放疗主要被用于控制临床症状,例如出血、疼痛或消化道梗阻等。
靶向治疗
胃癌患者,如果检测为 HER2(即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阳性,可应用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商品名为赫赛汀)。我国自主研制的阿帕替尼(Apatinib),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已被证实对部分转移性胃癌可延长生存期,被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推荐为晚期转移性胃癌标准治疗失败后的三线治疗。目前其他靶向药物效果尚未得到广泛临床研究证实。
随着癌症研究的深入、手术技术和放化疗水平的提高、新型药物的出现,胃癌转移或复发患者也逐渐获益。胃癌转移或复发并不是“世界末日”,就目前而言,部分局部复发及转移患者仍然有手术治愈的机会。一些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通过综合治疗也可能转化为可手术而治愈。即使出现了广泛转移,也可能通过姑息治疗实现长期带瘤生存。相信随着对癌症转移、复发认识的深入,胃癌转移、复发患者将可能得到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