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误区一:越早起床运动越好
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生物钟”,这个钟都是为你的生理节律而存在的,它不能随便被调拨,否则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过早起床,可能会打乱你的生物钟,导致人体生物节律紊乱,使体内节律性分泌的激素发生紊乱,从而引起血糖波动。所以每天的起床时间不宜早于清晨 6 点,而且每天起床的时间要基本一致。
误区二:凡是运动都有利于降血糖
这种运动是盲目性的,认为只要运动就会降血糖的想法是错误的。对有严重并发症者,盲目运动可能加重病情。如果把糖尿病的治疗希望完全寄托于“运动”,既不监测血糖、也不就诊,那更是有害无益的。而且盲目运动缺乏针对性,即使适合运动的人,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运动,不宜盲目运动。
误区三:空腹运动
许多糖尿病患者喜欢空腹运动,这是非常错误的。运动需要能量,空腹运动容易造成低血糖,正确的做法是餐后 1 小时运动。
误区四:运动无规律
运动无规律,三天打鱼两天嗮网,这样是不能达到降糖作用的。只有规律运动才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利于血糖控制。
误区五:运动强度越大越好
高强度的运动,胰岛素拮抗激素会增多,导致血糖增高。同时,剧烈运动,机体处于缺氧状态,无氧代谢加强,产生大量的酸性产物,从而导致酸碱平衡失调,机体免疫力下降。而中等强度的运动,能使葡萄糖利用增加,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降血糖。
误区六:每天都很累,再运动身体受不了。
必要的运动量是糖尿病运动治疗的前提,除非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你每天都感觉很累,说明你血糖可能控制很差,更需要加强运动,只有血糖控制良好,这种“累”才会减轻。认为“再运动身体受不了”只是自己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