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治疗中所使用的处方药或非处方药都属于化学或生物制剂,其中有部分药物通过肾脏代谢或排泄时可能产生肾毒性,造成一定程度的肾功能损害。有研究表明,在成年人群中药物肾毒性的发生率约为 14%~26%。尤其是住院患者,因病情较重,用药种类较多,药物肾毒性往往更为常见。
本文将对具有肾毒性的药物进行盘点,希望人们在服药前注意其可能对肾脏造成的危害,权衡利弊,谨慎用药!
目录
常见的肾毒性药物
如下表所示,这些都是具有肾毒性风险的常见药物,涉及各个疾病领域,无论是感冒药还是抗癌药,甚至是诊断试剂、中草药,都可能损伤肾脏组织。
表 1. 具有肾毒性的治疗药物
药物类型 | 典型药品举例 |
抗微生物制剂 | |
氨基糖苷类药物 | 新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 |
抗病毒药物 | 利巴韦林、阿德福韦、替诺福韦 |
两性霉素 B | |
多粘菌素 | 硫酸多粘菌素 B、硫酸多粘菌素 E |
磺胺嘧啶 | |
喹诺酮类药物 | 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加替沙星 |
万古霉素 | |
抗癌药 | |
铂类药物 | 顺铂、卡铂 |
异环磷酰胺 | |
丝裂霉素 | |
吉西他滨 | |
氨甲喋呤 | |
喷司他丁 | |
白细胞介素-2(高剂量) | |
抗血管生成剂 | 贝伐珠单抗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伊匹单抗、纳武单抗、派姆单抗 |
基因重组免疫疗法 | 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 CAR-T)疗法 |
镇痛药 | |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NSAID) |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萘普生 |
选择性 COX-2 抑制剂 | 塞来昔布 |
非那西丁 | |
镇痛药复方合剂 | |
免疫抑制剂 | |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 环孢素、他克莫司 |
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抑制剂 | 西罗莫司、依维莫司 |
降压药 |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I) |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antagonists, ARB) | 缬沙坦、奥美沙坦、厄贝沙坦 |
肾素抑制剂 | 阿利吉仑 |
其他药物 | |
SGLT-2 抑制剂类降糖药 | 卡格列净、达格列净 |
他汀类降脂药 | 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
双膦酸盐类抗代谢性骨病药物 | 帕米膦酸盐、唑仑膦酸盐 |
甲氧氟烷(麻醉剂) | |
托吡酯、唑尼沙胺(抗癫痫药) | |
奥利司他(减肥药) | |
美沙拉嗪(溃疡性结肠炎) | |
蔗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辅料)、羟乙基淀粉、甘露醇、葡聚糖 |
表 2. 具有肾毒性的诊断试剂
试剂类型 | 典型药品举例 |
各类高渗、低渗或等渗含碘造影剂 | 泛影葡胺、碘曲仑、碘化油 |
含钆造影剂(高剂量) | 钆喷酸葡胺、钆双胺 |
口服磷酸钠溶液(用于结肠镜检查) |
表 3. 具有肾毒性的中草药
药物类型 | 典型药品举例 |
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 | 马兜铃、寻骨风、朱砂莲 |
麻黄属植物 | 草麻黄、木贼麻黄 |
甘草属植物 | 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 |
曼陀罗属植物 | 白花曼陀罗、红花曼陀罗 |
红豆杉(又名紫衫)属植物 | 复方红豆杉制剂 |
芦荟 | 斑纹芦荟、好望角芦荟 |
表 4. 假药、劣药中具有肾毒性的化学物质
成分类型 | 典型物质举例 |
各类化学杂质 | 2,3-二甲基苯胺、重铬酸钾、三聚氰胺 |
各类重金属 | 铅、汞、镉、铀、铜、铋 |
各类有机溶剂 | 含苯或烃类的溶剂 |
药物引发肾毒性的机制
药物肾毒性的严重程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涉及 2 个方面——药物和患者。
药物因素
- 药物本身对肾脏组织具有毒性;
- 药物暴露水平上升,包括剂量加大、疗程延长,或是采用静脉输注的给药方式;
- 干扰体内免疫系统,诱发肾脏炎症;
- 同时使用多种具有肾毒性的药物;
- 代谢过程中产生不溶于尿液的结晶沉积于肾脏;
- 干扰肾脏细胞的物质转运,药物在细胞内蓄积;
- 由于代谢酶异常,药物未能及时清除,累积于细胞外间质中;
- 药物与蛋白质在肾小管内相互作用,形成管型沉积物。
患者因素
- 年龄 >65 岁;
- 女性;
- 伴有肾功能异常或肾脏疾病;
- 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
- 免疫系统对某些药物存在过敏反应;
- 负责药物代谢、转运的遗传基因存在某些缺陷。
小结
综上所述,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都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患者在服用任何药物时都有必要参考医生的意见,切勿擅自改变用药方案和剂量,以免增加肾毒性风险。尤其注意不要随意滥用中草药,这是亚洲人群中引发严重肾脏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情较重或长期服药的患者务必遵医嘱定期复诊,以便于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对用药方案进行适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