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生物合成、释放或者是宿主对癌类反应性的一类物质。这类物质可能是循环物质,可在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出现,能利用化学、免疫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血液或分泌物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通过对这类物质的特性分析,作为辨认肿瘤细胞的标志。肿瘤标志物应具备的特征:必须由恶性肿瘤细胞产生,并可在血液、组织液、分泌液或肿瘤组织中测出;不应存在于正常组织和良性疾病中;某一肿瘤的肿瘤标志物应在该肿瘤的大多数患者中检测出来。
临床上尚无明确肿瘤证据之前即能测出;肿瘤标志物的量应能反映肿瘤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有助于估计治疗效果、预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现今所知的肿瘤标志物中,绝大多数不但存在于恶性肿瘤中,而且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因此,这些肿瘤标志物并非恶性肿瘤的特异性产物,但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明显增多,故也将肿瘤标志物称为肿瘤相关抗原。检测肿瘤标志物除一些血清酶可用测定活力的方法定量外,对于无酶活力的蛋白类或其他肿瘤标志物大多需用免疫方法测定。
体检报告主要是将肿瘤标识物检测值和正常参考值做对比,如果有非常明显的增高,癌症可疑度非常大,应该做进一步的全面检查,必要的时候需要做,PET-CT全身扫描。即使是轻微超标,也不能置之不理,为了彻底排除癌变早期的可能,需要隔一两个月就去医院进行复检。如果持续升高,就要怀疑是癌变在发展。如果一直没有明显的升高,一般是良性病变,可能是器官炎症。假如是癌症患者手术后发现标识物较手术前明显增高,就要考虑复发的可能性,应及时请医生做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为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