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穿刺活检:术前准备、穿刺过程及术后恢复

如果已经准备接受手术,通常不需要单独作肾肿瘤穿刺活检。但如果肿瘤较小、暂时不需要治疗而只作积极监测,或不手术而在消融、靶向或放化疗前需要明确病理诊断,就可能需要进行肾穿刺活检,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肾穿刺前要做哪些准备?

做好术前准备是减少并发症的一个重要环节。术前需要做以下准备:

  • 医生会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肾穿刺活检的必要性、安全性、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并解释肾穿刺操作,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还会指导患者练习憋气(肾穿刺时需短暂憋气)及卧床排尿(肾穿后需卧床 24 小时)。
  • 化验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以了解有无出血倾向。
  • 查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及尿素氮,了解肾功能;查同位素肾图,了解分肾功能;并做B 超了解肾脏大小、位置及活动度。
  • 查血型、备血,术前清洁肾区皮肤。
  • 术前 2~3 日口服或肌注维生素 K。
  • 术前排空膀胱。

肾穿刺过程是怎样的?

肾穿刺活检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患者排尿后俯卧在检查台上,腹部垫一个枕头,将肾推向背侧固定,双臂前伸,头偏向一侧。
  • 医生在 CT 或 B 超引导下,确定穿刺点和穿刺角度。
  • 消毒背部皮肤,铺无菌巾。
  • 使用 1%~2% 利多卡因使局部皮肤和皮下麻醉。
  • 医生将穿刺针垂直刺入达肾囊,观察肾脏上下极随呼吸移动情况,当肿瘤移到穿刺最佳的位置时,会要求患者屏气,立即快速将穿刺针刺入肿瘤内 1~2cm,激发穿刺枪,拔出穿刺针,此时患者可以恢复正常呼吸。
  • 检查是否取到肾组织,并测量其长度,通常需要在肿瘤的不同部位取 2~3 条组织送病理检查。

整个穿刺过程在局部麻醉和穿刺时有轻度疼痛,术后患者需平卧 24 小时,多饮水,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及尿色变化情况,有肉眼血尿者应延长卧床时间。

肾穿刺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肾穿刺活检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包括血尿、肾周出血、腰痛、感染等。

  • 血尿:如果只有“显微镜下血尿”、肉眼看尿色无变化,通常于术后 1~5 天消失,无需特殊处理。肉眼可见的血尿,如果不严重,也大多于 1~3 天消失。建议多饮水,保证尿路通畅,同时注意排尿情况。极个别患者出血量大,医生可能会做肾动脉造影,以明确出血部位,必要时会栓塞出血的小血管。
  • 肾周出血:发生率约 60%,出血量一般较少,无临床症状,多在 2~4 周内吸收。
  • 腰痛:发生率约 40%,主要与穿刺后肾包膜下出血相关,多于一周内消失。
  • 感染:很少发生,原因可能是消毒不严格、肾周存在感染或伴有肾盂肾炎,表现为发热、剧烈腰痛、白细胞增高,此时医生可能建议用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