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能喝酒吗?

糖尿病患者饮酒需谨慎。服用降糖药物时,饮酒可能引起低血糖。

过量饮酒会影响身体对低血糖的感知及调节功能。饮酒时,人们开始可能会感觉头晕,随着酒精摄入量增加,会感觉昏昏欲睡,这与低血糖的症状类似,可能难以区分,因此有必要佩戴医疗警示标牌以便让他人知晓自己患有糖尿病。

长期饮酒可损害肝脏功能并引发肝硬化。发生肝硬化时,机体对低血糖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处于控制良好阶段且无其他疾病,偶尔小酌不会有太大问题。了解酒精如何影响身体有助于做出正确的选择。

安全饮酒量是多少?

请向医生或其他糖尿病专家咨询,了解合理的饮酒量。在服用降糖药的情况下务必明确饮酒是否安全。

如果饮酒,请注意以下事项:

  • 应在饮酒前测量血糖。饮酒 24 小时后酒精可导致低血糖,因此需要持续测量。进食有助于升高血糖,但也可能引起部分人的血糖升高。如果不能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就不应饮酒。
  • 女性每日饮酒不超过一次,且应在进餐时饮酒。男性每日饮酒量不超过两次。具体标准为:
    • 一瓶 355 毫升(12 盎司)的啤酒或果酒饮料;
    • 一杯 148 毫升(5 盎司)的葡萄酒;
    • 含 44 毫升(1.5 盎司)酒精度 40% 烈酒(如杜松子酒,威士忌或朗姆酒)的混合饮料。
  • 选择合适的酒精饮品。用无糖的混合饮料如水、汤力水或苏打水与烈酒混合。选择酒精含量低的饮品,如淡啤酒或干葡萄酒。也可用苏打水稀释。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酒精饮品热量较高。
  • 晚上睡觉前测量血糖。适当吃些零食有助于稳定夜间血糖。

此外,还需注意:

  • 不要在体育锻炼后饮酒。运动本身可降低血糖。
  • 忌空腹饮酒。仅在进餐时或搭配零食饮酒。空腹饮酒 2 杯就可以导致低血糖。

以下情况不能饮酒:

  • 只有在血糖极低时才觉察到自己出现低血糖的人,不能饮酒;
  • 有神经损伤的人,不建议饮酒。饮酒会使病情恶化,加重疼痛、麻木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