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包括生理功能的恢复、心理状态的调整以及社会活动能力的恢复。乳腺癌的康复治疗就是在乳腺癌正规治疗同时或结束后,帮助患者恢复机体生理功能、调整心理状态,并且能够回归社会,重建被疾病破坏了的生活。
一、患侧肢体功能的康复
1 、 循序渐进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对于恢复患者肩关节功能和消除手臂水肿至关重要,但必须严格遵守循序渐进的顺序,不可随意提前,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
循序渐进方法:
①术后1~2天,练习握拳、伸指、屈腕;
②术后3~4 天,前臂伸屈运动;
③术后5~7天,患侧的手摸对侧肩、同侧耳(可用健肢托患肢);
④术后8~10天,练习肩关节抬高、伸直、屈曲至90°;
⑤术后10天后,肩关节进行爬墙及器械锻炼。
功能锻炼的达标要求是:2周内患侧上臂能伸直、抬高绕过头顶摸到对侧的耳。达标后仍需继续进行功能锻炼。术后7天内限制肩关节外展。严重皮瓣坏死者,术后2周内避免大幅度运动。皮下积液或术后1周引流液超过50 mL时应
减少练习次数及肩关节活动幅度(限制外展)。植皮及行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术后要推迟肩关节运动。
2 、 预防或减轻上肢水肿
一般认定患侧上肢周径比对侧上肢周径长<3 cm为轻度水肿,3~5 cm为中度水肿,>5 cm为重度水肿。
具体办法:
(1)预防感染:保持患侧皮肤清洁;不宜在患肢手臂进行有创性的操作,例如抽血、输液等;洗涤时戴宽松手套,避免长时间接触有刺激性的洗涤液;避免蚊虫叮咬;衣着、佩戴首饰或手表时一定要宽松。
(2)避免高温环境:避免烫伤;患侧手臂不要热敷,沐浴时水温不要过高;避免强光照射和高温环境。
(3)避免负重:避免提、拉、推过重的物品;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较剧烈的体育活动。
(4)其他:尽快恢复手臂功能;乘坐飞机时戴弹力袖套。
(5)淋巴水肿的自我护理方法:轻度或中度淋巴水肿可抬高手臂,沿淋巴走向自下而上向心性按摩,做手臂功能恢复训练,戴弹力袖套;重度淋巴水肿可戴弹力袖套或进行物理治疗。如手臂出现变红或异常硬等症状,亦或水肿严重时应考虑有感染发生,应抗感染及对症处理。
二、营养和运动
乳腺癌疾病本身的进展或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均有可能导致患者营养不良,而饮食过剩造成超重,也是乳腺癌患者康复期所面临的问题之一。癌症患者同时也是第二原发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合理的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乳腺癌患者康复期显得尤为重要。维持健康的体重,充足的体力活动以及健康的饮食,可以降低疾病复发风险。
1 、 饮食营养
目前尚没有证据证明某一类食品及饮食与乳腺癌的复发或转移相关。
1美国癌症学会主要推荐的是遵从富含水果、蔬菜、粗粮和豆制品的饮食。美国的公共卫生推荐成人每天至少喝2~3杯蔬菜汁,1~2杯水果汁。一些观察性研究,乳腺癌存活者的蔬菜和粗粮摄入量高,总体死亡率可降低43%。现在不推荐膳食补充剂(如多种维生素)。
2 、 运动
康复期应选择一项适合自己并能终生坚持的有氧运动。推荐进行有规律的锻炼,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1周2次的力量训练。可向患者推荐的运动有快走、骑车、游泳、打太极拳以及有氧舞蹈等。
均衡饮食及有氧运动可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有效减轻精神压力、改善睡眠、缓解由癌症及对其治疗而引起的疲劳症状,增加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3 、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1)保持正常的体重;
(2)坚持日常锻炼;
(3)减少酒精的摄入,不要抽烟;
(4)慎用保健品。
四、生育指导
虽然目前没有证据显示生育会影响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但在选择是否生育,以及何时生育时必须充分考虑疾病复发的风险和治疗对后代的影响。以下情况可考虑生育:
1、 乳腺原位癌患者手术和放疗结束后。
2、 淋巴结阴性的乳腺浸润性癌患者手术后2年。
3、 淋巴结阳性的乳腺浸润性癌患者手术后5年。
4、 需要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在受孕前3个月停止内分泌治疗(例如诺雷得、三苯氧胺),直至生育后哺乳结束,再继续内分泌治疗。
五、术后随访指导
1 、随访意义: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应定期随访,以了解患者的生存状况,以及患者对辅助治疗的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等。
2 、随访时间:术后(或结束辅助化疗后)第1~2年每3个月1次,第3~4年每4~6个月1次,第5年开始每年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