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辅助化疗如何实现“个体化”?
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左膀右臂,术后辅助化疗在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临床中绝大多数患者都需要接受辅助化疗,而只有危险度较低、病理类型好的患者可以单纯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而不接受辅助化疗。传统的临床病理因素包括: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分级、脉管瘤栓、腋下淋巴结、ER、PR、HER2,以往是根据上述因素划分危险度来决定辅助化疗的选择。而近年来乳腺癌已经进入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分子分型的分类治疗时代,应该在分子分型基础上结合危险分级综合考虑化疗及方案的选择。蒽环和紫杉类药物仍然在辅助化疗中有重要基石地位。常用的辅助化疗方案包括TC、AC/EC、AC-T、TAC、AC-wP等。
新辅助化疗的适宜人群和推荐方案?
对于新辅助化疗适应症仍存在争议,绝对的适应症为局部晚期乳腺癌,包括那些因瘤体太大而无法施行手术的患者,通过新辅助化疗能够进行手术切除。还包括那些因为肿瘤较大而不适宜施行保乳手术的患者,通过新辅助化疗最终达到保乳治疗的目的。而相对的适应症还包括分子分型差的拟术后需要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原则上也可以考虑新辅助化疗。例如激素受体阴性或Her-2阳性的患者,即使乳腺肿块不大或腋窝淋巴结阴性,也可以考虑新辅助化疗。蒽环和紫杉类药物在新辅助化疗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辅助化疗的有效方案均可作为新辅助化疗方案的推荐,如果Her-2阳性患者,新辅助治疗中建议加用曲妥珠单抗。
晚期乳腺癌治疗:细水长流,延年益寿
晚期乳腺癌治疗目标主要为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制定方案时一定要平衡好疗效和毒性的关系,甚至要考虑经济学或其他方面的综合因素。作为一种慢性病,不可能治愈,因此细水长流,延年益寿是理念,就犹如长跑,耐力在某种程度上比速度更为重要,一定要多注意生活质量,多考虑患者个人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