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什么是干细胞移植?
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可用于治疗诸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血液肿瘤。患者在接受大剂量化疗或放疗后,通过干细胞移植可有助于恢复体内的造血功能。美国每年有多达 5 万例患者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
2、为什么需要进行干细胞移植?
杀灭血液肿瘤细胞的大剂量化疗或放疗方案也会杀灭健康的骨髓细胞,干细胞移植有助于恢复骨髓的造血功能。在某些患者中,通过干细胞移植的相关治疗可以实现最终治愈。
3、血液肿瘤要首选干细胞移植治疗吗?
干细胞移植通常并非首选治疗方案。血液肿瘤的起始治疗通常选用化疗或化疗药物联合靶向和免疫治疗,医学专家对于应该使用哪种疗法常常会持不同的意见。
干细胞移植属于费用昂贵、风险较大的一种方案,多数是在化疗失败后才会考虑实施。不过,在某些癌症中心,也会尝试以干细胞移植作为起始治疗方案。
4、干细胞从何而来?
移植干细胞的来源有好几种类型:
- 骨髓移植是以健康的骨髓组织替代发生恶性病变的骨髓;
-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从血液中收集干细胞用于移植;
- 移植供体可以是患者自身的细胞(自体移植)或来自志愿者(同种异体移植)捐献的干细胞。
5、脐带血能否用于移植治疗?
干细胞也可以是来自新生儿的脐带血。某些家庭会储存脐带血,以备不时之需,也可以捐献脐带血供公众使用。对于在家族内的近亲属中未能找到匹配供体的患者来说,志愿捐献的脐带血是获取适合干细胞的一个来源。
6、如何寻找匹配的供体?
某些患者可以采用自己的干细胞,其他患者则必须依靠亲属或志愿者捐献干细胞,找到一个基因匹配的供体是开展移植的关键。
如果移植细胞会攻击患者自身的细胞或患者的免疫系统会攻击移植细胞,都会造成严重的问题。例如在北美地区,白人就很容易找到非亲属关系的干细胞捐献者。但是非洲裔和亚裔因为志愿供髓人数较少,要找到匹配的干细胞捐献者就相对困难的多。
7、如何收集干细胞?
收集骨髓需要对捐献者进行全身麻醉,然后用针管从髂骨部位抽取骨髓,整个过程需要在手术室进行 1~2 小时。
在捐献外周血干细胞之前的几天,医生会给捐献者注射特殊的药物来提高血液中的干细胞水平。然后,将捐赠者的血管与一台仪器相连,以便从捐献者的血液中采集干细胞并将其余部分回输患者体内。
8、什么是微移植方案?
对于无法耐受传统干细胞移植的老年患者和重病患者来说,还有一种较为新型的治疗方案。干细胞微移植采用降低强度预处理方案,可以杀死部分肿瘤细胞。而且,抑制了患者的免疫系统,使移植的干细胞得以存活。
该方案只需较低剂量的放疗和化疗,但在阻遏肿瘤病情进展方面可能效果不如传统移植方案。
9、移植过程是怎样的?
干细胞移植的前期准备很复杂,但治疗过程很简单。准备实施干细胞移植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
- 首先要通过大量的医学检测,尝试寻找与患者匹配的供体。
- 移植前患者需接受大剂量的化疗和放疗。
- 移植过程其实非常简单,患者无需麻醉,只要将采集到的干细胞通过静脉输注入患者体内,进入血液循环即可,整个过程大致需要 1~5 小时。
10、移植后要住院多久?
干细胞移植后,患者需要住院 2~6 周,等待新的干细胞开始发挥造血功能。在此期间,患者体内的血细胞计数非常低,因此将受到严密监测,并可能接受一定剂量的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的预防性治疗,以免发生危及生命的重症感染。
11、出院后多久复查一次?
移植患者出院后,可能需要持续数月每天或每周接受相关的临床检查。检查项目涉及各个方面,包括抽血检查、胸部X光片和骨髓检测。在康复期间,患者还可能频繁接受输血和抗生素治疗,并且需要进行长达一年时间的定期复诊,直至体内的免疫系统正常工作为止。
12、捐献骨髓或干细胞,存在哪些风险?
骨髓捐献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医疗操作过程。捐献者髂部的疼痛一般会持续数天,捐献的骨髓细胞则需要 4~6 周的时间才能逐步恢复至捐献前的水平。在罕见的情况下,骨髓捐献者可能发生严重感染或麻醉并发症。
外周血干细胞捐献者可能面临凝血、导管相关问题,以及为了提升外周血干细胞数量所用药物导致的副作用。
13、移植对患者有哪些长期影响?
移植可以挽救患者生命。然而,许多幸存者在数年后需要面临其他的临床问题,这常常与具体的移植过程,或在移植中所使用的药物有关。临床问题包括:器官损伤、激素水平改变、不孕、神经损伤和发生其他类型的肿瘤。研究正在探讨如何降低上述远期风险并改善血液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