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筛查乳腺癌最常用且有效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 查体,有经验的医生通过进行乳房查体即可筛选出一部分患者;
- 超声检查,可以通过乳腺结构变化及血流供应变化判断乳腺可能存在的异常;
- X 线检查,通过一些征象可判断早期乳腺癌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的其他方法,医生并不推荐用于乳腺癌筛查,例如以下三种。
乳腺红外线扫描
乳腺红外线扫描是利用红外探头对乳腺组织进行透照,根据人体组织对红外线吸收不同的原理来成像。通常医生会根据阴影的深浅来判断是否存在病变,根据肿物的边界及血管的分布情况(即肿物周边热量)鉴定肿物的良恶性。
顾名思义,透照就是一个透光的原理,只有肿块长到一定大小,才能看到这个阴影。所以,乳腺红外线扫描对于小肿物或没有肿块的乳腺疾病极易漏诊。由于红外线热敏程度不同,即使同一肿物,在不同时间或由不同人员检测,其周边热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以此为依据判断肿物的良恶性质,受个人的主观性影响很大,判断结果的准确率偏差也极大。
乳腺核素扫描
放射性核素扫描是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体内后,以脏器内外或正常组织与病变之间对放射性药物摄取的差别为基础,利用显像仪器获得脏器或病变的影像。该方法的分辨率不如其他影像学检测方法,清晰度较差,对小于 1 厘米的恶性肿瘤的敏感性明显偏低。
乳腺核素扫描中,乳腺癌不同类型肿瘤细胞摄取放射性药物的能力和摄取速度均存在很大差异,癌细胞的丰富程度、血供的多少、是否伴有坏死等都会影响核素的浓聚,进而影响检查结果,较大的、增生活跃的乳腺良性肿瘤以及炎性病变等会被误判为恶性,即假阳性结果(并无乳腺癌而被诊断为乳腺癌)。 上述不确定和不准确性极大限制了其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
乳腺血氧功能成像
肿瘤生长依赖肿瘤周边丰富的新生血管,同时癌肿组织局部坏死、循环不良和癌细胞新陈代谢旺盛等原因均可造成肿瘤内部的血氧含量降低。因此,恶性肿瘤具有外部高血流、内部低血氧的特点。乳腺血氧功能成像通过检测肿瘤局部的血氧含量进而判断肿瘤性质。
此种检测是在乳腺红外线扫描基础上进行的,红外线扫描的低敏感性和高误差率不可避免,同时,乳腺实质的结构不同、光源对乳腺局部的敏感性有差异、肿瘤内部的不均质性等,都会明显影响对肿瘤局部血氧含量的准确判断。
总之,上述三种检测手段由于其各自的缺点,目前并不建议用作乳腺癌的早期筛查。临床乳腺癌的筛查最主要、有效的影像学方法仍为超声和钼靶,有时需要将二者相互结合。另外,如需要进一步确诊,乳腺磁共振成像(MRI)也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