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您术后无法正常经口进食的时候,需要使用鼻十二指肠营养管或空肠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以保证营养供给,促进伤口愈合。
通常的做法是,将营养管经鼻,下放至十二指肠,然后将配方好的营养液,从营养管打入肠道内。营养液一般会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电解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液体,比例适宜。
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
目录
腹胀、腹泻
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为,无法适应高渗性肠内营养制剂;其他原因还有,乳糖不耐受、肠道蠕动功能差、肠道菌群失调等。
对高渗性肠内营养制剂无法适应
这是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会引起渗透性腹泻,其特点是,刚开始进行肠内营养时就出现腹泻,大便为未消化的肠内营养液或水样腹泻。解决的最好办法是,在术前尽早使用肠内营养制剂,使肠道适应。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时,逐渐增加肠内营养匀速输注速度。
乳糖不耐受
如果您有乳糖不耐受的情况,也就是平时喝完牛奶后腹部有不适感,请及时告知医生。医生就会为您选用不含乳糖的营养制剂,同时在术前适应性输注,术后慢速滴注,缓慢增量,使您慢慢耐受。如果是由于营养液浓度过高引起的腹泻,可以选用低浓度的等渗营养液。
肠道蠕动功能低下
如果您的肠蠕动功能受损,可以给予增加胃肠动力的药物。
肠道菌群失调
由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腹泻,可以使用添加益生菌的药物,如整肠生、培菲康等,同时停用或更换容易导致腹泻的抗生素。
血糖失调
我们的日常三餐有一个大致的固定时间段,而肠内营养是持续供给的。术后,您可能会出现血糖失调,如高血糖或低血糖,因此需要监测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患者更有必要。如果您患有糖尿病,常常需要持续泵入胰岛素,以维持血糖稳定。当营养液输注速度恒定后,可以改为长效胰岛素控制血糖;如果无糖尿病,维持血糖稳定就比较容易。
水电解紊乱
食管癌术后,您的所有物质摄入均经过肠内营养。但是肠内营养液中所含的水分、电解质、维生素等物质仍不能完全满足需求。您可能出现口渴和少尿等缺水症状,或者缺乏某些离子等,需要额外补充水和钠、钾、氯等离子,必要时可能需要静脉输注补充。
便秘
可能的原因有:水分补充不足,导致大便干结;使用含膳食纤维的营养液;肠蠕动功能差。解决的办法包括应用通便药,如杜密克;或者经肛门使用开塞露等。
反流、误吸
可能的原因包括:胃肠蠕动功能减弱或紊乱、营养液滴注过快等。由于术后需要常规放置胃管,所以误吸的发生率较低。如果出现上述两种情况,应对办法包括,床头抬高 30 或 45 度、减慢营养液滴速、睡前停用营养液。
堵管
营养管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时用清水冲洗,否则会因为营养液黏附管壁,造成管道堵塞。处理方式为,使用注射器及清水反复抽吸营养管,或用含气苏打水增压疏通营养管。如果以上方法不能疏通,则需要到医院就医,及时更换营养管。
为了避免堵管,您和家人需要注意:日常护理中,定时快速用清水冲洗管路;保证一定的营养液输注速度(大于 60 ml/h);采用持续肠内营养泵匀速输注;避免使用带有食物残渣的营养液。
恶心、呕吐
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液时,特别是通过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营养支持的部分患者,常会感到恶心,但一般 1~2 天逐渐适应后就会缓解。如果恶心症状较重,或出现呕吐营养液者,需要及时告知医生,确定营养管末端位置是否过浅,以及是否存在肠梗阻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