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 2 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

糖尿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严重社会问题,中国糖尿病流行情况则更加严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些共同作用导致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其中,主要是 2 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增加,约占糖尿病总人数的 95%,1 型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少见。2017 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为 10.9%,高于全球水平。

近 40 年来,我国先后开展了 7 次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了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显著增加。1980 年全国糖尿病患病率仅为 0.67%;1994 年为 2.51%;1996 年为 3.62%;2002 年 18 岁以上城市人口糖尿病患病率为 4.5%,农村为 1.8%,在城市中,年龄在 18~44 岁、44~49 岁及 60 岁以上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 2.96%、4.14% 和 13.13%;而农村地区相应年龄段的患病率分别是 1.95%、0.98% 和 7.78%。而且,大城市糖尿病患病率升高幅度较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要更加显著。

近 10 年来,我国糖尿病流行情况更加严重。2007~2008 年,我国 20 岁以上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 9.7%,糖尿病总人口数量达到 9240 万,其中农村约 4310 万,城市约 4930 万;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 15.5%,总人数达 1.48 亿。在这些糖尿病患者中,有 60.7% 的人没有被发现和诊断。同时,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城镇显著高于农村。

2010 年,我国 31 个省市 9 万多个 18 岁以上成年人的糖尿病流行情况,糖尿病患病率为 9.65%,男性略高于女性,城市明显高于农村;我国糖尿病患者知晓率不到 1/3(30.1%),治疗率仅有 1/4(25.8%),接受治疗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率为 39.7%。

对 2013 年中国糖尿病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共有 17 万多 18 岁以上成年人,结果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 10.9%,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 35.7%。此外,不同民族间也有差异,与汉族相比(14.7%),大多数少数民族的患病率更低,其中藏族和回族人群的患病率最低,分别为 4.3% 和 10.6%,显著低于汉族。

总体上看,我国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呈现不断的上升趋势,糖尿病患病率从 1980 年的不到 1% 升至 2013 年的 11%,尤其是近几年患病率骤升,流行情况更加严重,而且还有地理差异,汉族人群患病率高于少数民族。

糖尿病逐年上升的趋势,是因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所致,这与城市化、老龄化进程加速,经济飞速发展密切相关。在这种大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体力活动明显减少,饮食结构发生改变,脂肪摄入比例增加。

在体力活动方面,1991 年和 2011 年由于体力活动少引起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分别是 1640 万和 2950 万人,预计这一数值在未来 20 年中将继续增加。在饮食方面,低摄入全谷物(粗加工)和高摄入精制谷物是主要的饮食危险因素

另外,肥胖与 2 型糖尿病关系密切,2007~2008 年,中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是 12.8% 和 18.5%,都高于总体人群;而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 41% 有超重,24.3% 有肥胖,45.4% 伴有腹型肥胖(即男性腰围≥ 90 厘米、女性腰围≥ 85 厘米)。虽然中国人的肥胖程度较轻,但是身体内的脂肪更容易在腹腔内堆积,形成腹型肥胖。此外,人口老龄化和高血压也是重要的糖尿病易发危险因素。

总之,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数量庞大,且还在不断增加,是世界上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因此,需要政府、个人、公共卫生机构和医院的共同努力来防治糖尿病。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应该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努力配合医生进行合理治疗,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