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分享:同步放化疗,根治食管癌

我们知道,手术有望根治食管癌,但手术治疗具有严格的适应证。肿瘤局部外侵明显、淋巴结转移数目过多、存在远处转移、伴有严重内科疾病者,手术都不是首选。

但这部分患者并非“无药可救”。为了争取根治肿瘤,医生会考虑做同步放化疗。本文,我们就通过一个病例来展示同步放化疗方案是怎么制定出来的。

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癌

彭先生,61 岁,于 2016 年 2 月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初次就诊时,他已经只能进流食了,体重在 1 个月内下降了 4kg。胃镜和病理检查提示为食管胸中段的中分化鳞癌。

彭先生来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完善检查后,发现肿瘤已经侵犯了主动脉,并转移到多个淋巴结,但还没有远处转移。医生判断为局部晚期、不能手术、单纯放疗效果欠佳,由于食管壁没有深溃疡,出现食管穿孔的风险较低,为了争取根治,决定尝试同步放化疗。

治疗过程

治疗前准备

入院时,彭先生已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仅能进流食。而开始同步放化疗后,可能出现放射性食管炎,影响进食,加重营养不良,甚至阻碍完成治疗。因此,医生在治疗前预防性置入了胃管,来确保营养摄入。

由于长期吸烟,放疗中出现放射性肺炎的风险更高。因此,医生叮嘱彭先生,马上戒烟。

治疗过程

放疗

疗程安排:门诊进行,每周 5 次(周一到周五),每次 8~10 分钟,周末休息,持续5~6 周。

技术:容积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radiotherapy,VMAT),可在同一次照射中,针对不同区域,给予不一样的剂量,实现“精确放疗”。

照射范围:原发癌灶、气管食管沟及纵隔转移淋巴结。

方案:60戈瑞(Gy)/50.4戈瑞(Gy)/28f(共28次)。其中对于影像片上明确的病灶,使用60 Gy剂量;对影像片上看不到、但可能有肿瘤侵犯的区域,使用50.4 Gy剂量。

化疗

疗程安排:每周住院1天输液化疗,共5次,

方案:紫杉醇+顺铂。

不良反应及应对

放疗 8 次后,彭先生开始出现吞咽疼痛,但还能进流食。放疗 14 次时,进流食即有明显疼痛,每日进食量减少至病前的 1/3。他还出现了轻度乏力、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低等表现。他非常焦虑,希望只做放疗。

医生安慰他说,吞咽疼痛很常见,治疗结束后多数会慢慢消失,不用过于担心。其他毒副反应则都属于轻度,继续同步放化疗是安全的。单纯放疗固然会减轻副作用,但抗肿瘤效果会打折扣。

医生建议他暂时只喝少量水,避免经口进食。通过胃管输注营养液或自制的蔬菜汁、牛奶等,保证能量供应。并开具了止痛和食管黏膜保护药物。

此后,他疼痛逐渐改善。在放疗 20 次时,他可以进少量流食,最终坚持完成了全部治疗。

治疗后随访

治疗后 1 个月,彭先生返院复查。此时,他的进食疼痛症状已经明显缓解,吃得下粥、蔬菜泥、肉糜等,体重恢复到生病前的状态。

复查上消化道造影提示,肿块大部分消失。胸部 CT 提示,管壁增厚减轻,纵隔淋巴结缩小。

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

此后,彭先生保持了每 3 个月规律复查的好习惯。至今2年没有发现复发,已经能进普通软食。

小结

对于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是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法。

同步放化疗结束后,多数患者有望达到“根治性”治疗效果。

大部分人在放疗 10 余次后,会出现放射性食管炎。如果治疗前没有置入胃管或空肠营养管,则需要积极干预,给予局部对症处理、静脉营养支持,严重时可考虑酌情调整化疗用药。

免责声明:

肿瘤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极为复杂,治疗要充分考虑个体化差异,该病例并不能代表“相似患者”的治疗决策。关于您具体的治疗方案,请听取主管医生的专业意见。

共同作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张扬子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