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雄激素治疗——堵住前列腺癌贪吃的嘴

抗雄治疗是内分泌治疗的一种类型

内分泌治疗是晚期前列腺癌重要的治疗手段。前列腺肿瘤是一种高度依赖雄激素的肿瘤,内分泌治疗可以通过切断雄激素的来源或者拮抗雄激素的作用,从而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

内分泌治疗可以分为去势治疗和抗雄激素治疗(简称抗雄治疗)两大类。如果把前列腺癌比作一个贪吃的坏人的话,去势治疗的原理就是不给这个坏人食物,而抗雄治疗的原理则是把这个坏人的嘴堵起来,两者的目的都是“饿死坏人”。

  • 去势治疗有外科去势(切除睾丸),药物去势(戈舍瑞林、曲普瑞林、亮丙瑞林等),雌激素三种方式。
  • 抗雄治疗药物叫雄激素受体拮抗剂。临床常用的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有两种类型,即甾类和非甾类。
    • 甾类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常用的是醋酸环丙孕酮 (cyproterone acetate,CPA);
    • 非甾类雄激素受体拮抗剂种类较多,如氟他胺、比卡鲁胺等。非甾类药物抗雄激素的活性对性功能影响较小,故相对常用。

氟他胺

临床上氟他胺的口服剂量为每次 250mg,每日 3 次。

其副作用除了常见的恶心、呕吐和腹泻等之外,还有一定的肝脏毒性,因此临床上推荐服用氟他胺的患者要定期检测肝功能。

比卡鲁胺

比卡鲁胺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类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服用方法为 50mg 每天一次。

它的优点是肝毒性很小,患者对该药的耐受性良好,每日只需服用一次,患者依从性好一些。

但也存在乳房胀痛、男性乳房女性化和皮肤潮红等副作用。

为什么治疗一段时间后抗雄治疗会失效?

内分泌治疗作为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延缓病程进展。但毕竟只是一种姑息性的治疗方法,它无法达到根治的效果。

因为有一部分前列腺癌细胞在内分泌治疗一个阶段后逐渐适应了低雄激素状态,在没有雄激素的情况下也能生长增殖,临床上就进入了激素非依赖期前列腺癌,此时抗雄治疗不再有效,疾病继续进展,PSA 就会不断上升。

对于抗雄治疗失败的患者,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控制病情:

  • 停用抗雄激素药物。对部分患者来讲,停用抗雄激素后,升高的PSA会在停药后下降,医学上有个术语叫“缓退瘤撤退综合征”;
  • 换用一种抗雄药物。有时也能缓解病情;
  • 对于骨痛的患者,可以通过局部外照射放疗、粒子植入放疗等方法控制骨痛;
  • 以多西他赛、米托蒽醌为主的化疗方案对晚期前列腺癌也有一定的疗效;
  • 传统的中医中药对晚期前列腺癌也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