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终生性疾病,糖尿病会影响人体处理葡萄糖(即血液中的一种糖类)的方式。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属于 2 型糖尿病。美国大约有 2700 万糖尿病患者,此外,还有 8600 万人属于糖尿病前期——此类人群的血糖虽然不正常,但尚未达到可以诊断为糖尿病的程度。
目录
糖尿病的诱因是什么?
胰腺生产一种叫做胰岛素的激素,能使细胞把摄入的食物转化成能量。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仍能正常生产胰岛素,但细胞不能正常利用胰岛素,医生将其称为胰岛素抵抗。
此时胰腺会产生更多的胰岛素,试图使葡萄糖进入细胞,最终会导致胰腺生产胰岛素的能力衰退,糖在血液中蓄积。
通常 2 型糖尿病由多种原因导致。
- 基因:科学家们发现有多个不同的 DNA 片段可影响人体生产胰岛素的方式。
- 肥胖:超重或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尤其是腰腹部脂肪多者更是如此。目前儿童和青少年中 2 型糖尿病的发生情况与成人相似,主要跟儿童肥胖症有关。
- 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者,通常会有一组症状,包括高血糖、腰腹部脂肪堆积、高血压、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
- 肝脏释放过多葡萄糖:当人体血糖水平较低时,肝脏会合成并释放出葡萄糖。在进食后,血糖水平会上升,这时肝脏会停止合成葡萄糖,并将之储藏起来供需要时使用。但有些人的肝脏出现了异常,不管人体是否需要,持续不断地大量生成糖。
- 细胞间的信号问题:有时细胞会发送错误的信号,或不能正确地接受激素等调节信息。当这些问题发生于生产和使用胰岛素或葡萄糖的细胞时,连锁反应会导致糖尿病。
- β 细胞异常:如果生产胰岛素的细胞在错误的时间释放错误量的胰岛素,人体的血糖水平就会混乱。高血糖反过来也会损伤这些细胞。
风险因素和预防
某些因素虽然增加了患糖尿病的几率,但并不一定会导致糖尿病。如果不注意预防这些因素,患糖尿病的几率会显著增高。
有些属于无法控制的因素。
- 年龄:45 岁或以上;
- 家庭:父母一方或兄弟姐妹中有人患糖尿病;
- 种族。
有些因素与健康史和病史有关,可在医生帮助下进行调整:
- 糖尿病前期;
- 心脏和血管疾病;
- 高血压,即使已接受治疗或血压被控制;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即“好”胆固醇低);
- 甘油三酯高;
- 超重或肥胖;
- 新生儿的体重超过 4 kg;
- 怀孕时曾患妊娠期糖尿病;
-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 黑棘皮症,一种皮肤病,症状是颈部或腋窝出现黑色皮疹;
- 抑郁。
还有些风险因素与日常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这些是自己可以控制或改变的:
- 运动不足;
- 吸烟;
- 压力;
- 睡眠不足或过多。
既然无法改变过去发生的事情,那就从现在做起,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和方式。按时服药,听从医生的健康建议。日常生活中做出一些小改变,也会有很大作用。
- 减肥:体重减轻 7%~10%,能使患 2 型糖尿病的几率减半。
- 运动:肌肉运动可消耗胰岛素。每天快步走 30 分钟,就能降低约三分之一的患病几率。
- 健康饮食:避免过度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含糖饮品、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限制红肉(牛肉、羊肉等)和加工过的肉类产品的摄入量。
- 戒烟:咨询医生,了解如何预防戒烟引起的体重增加,避免因戒烟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症状
2 型糖尿病的症状有时会非常轻微,难以觉察。实际上,大约有 8 百万人患有糖尿病自己却并不知道。
- 严重口渴感;
- 多尿;
- 视力模糊;
- 烦躁;
- 手足刺痛或麻木;
- 精疲力尽感;
- 伤口难以愈合;
- 反复酵母菌感染。
诊断
医生会进行血液检查以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通常会分两天,以帮助最后确诊。但如果血糖非常高,且伴随多种症状,则一次化验即可确诊。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反映过去 2~3 个月内血糖的平均值。
- 空腹血糖:检测空腹时的血糖。化验前的 8 个小时内,除水外,不能摄入任何食物或饮品。
- 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在摄入含糖饮品前、摄入后 2 小时检查血糖,以判断身体对血糖的处理情况。
长期影响
长期高血糖可对以下器官组织或功能造成损害:
- 心和血管;
- 肾脏;
- 眼睛;
- 神经,可导致消化问题、足部感觉异常和性功能障碍;
- 伤口修复;
- 怀孕。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避免并发症的最佳方法就是控制好血糖。
- 按时服用糖尿病治疗药物或注射胰岛素。
- 监测血糖。
- 健康饮食,规律饮食。
- 定期就医,以便及早发现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