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概40%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可以检测到目前有药的“靶点”,从而接受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靶向治疗,但如果没有“靶点”,怎么办呢?
此时,新兴的免疫治疗带来一线曙光,传统的化疗也仍是可靠的选择,各种新药临床试验也能给晚期患者带来福音。
这里主要讲述靶向治疗之外的治疗方法。
目录
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
PD-1 和 PD-L1 分子都属于“免疫检查点”(checkpoint)。PD-1 分布在T淋巴免疫细胞表面,它被激活后,会抑制免疫功能,使淋巴细胞失去“战斗力”,无法有效清除肿瘤。而能激活它的 PD-L1 就分布在癌细胞表面。能抑制 PD-1 或 PD-L1 的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目前在肺癌应用最广的免疫治疗方法。
不适合靶向治疗的患者,肿瘤细胞表面 PD-L1 的表达情况,也能帮助医生预测疗效。
PD-L1 表达≥1%:帕博利珠单抗(商品名:可瑞达,俗称“K 药”)
只要检测发现 肿瘤细胞 PD-L1 表达≥1%,一线治疗可以选 PD-1 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
研究证实,PD-L1 表达≥50%的患者,帕博利珠单抗单药的缓解率可达45%(化疗缓解率为28%),中位无进展时间可超过10个月,显著优于化疗(4个月),且不良反应也更轻。
进一步研究证实,PD-L1 表达≥1%的患者,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的疗效均优于化疗。这也就是说,只要通过病理活检查出肿瘤组织 PD-L1 表达≥1%的无驱动基因患者,都可以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
PD-L1 表达<1%: Atezolizumab,或帕博利珠单抗+化疗
PD-L1 表达<1%,意味着是对免疫治疗“反应冷淡”的“冷肿瘤”,单用帕博利珠单抗很难取得理想的结果。但若联合化疗,就可以把肿瘤转化为对免疫治疗敏感的“热肿瘤”。
肺癌类型不同,药物选择也不一样:
- 肺鳞癌:帕博利珠单抗+化疗(卡铂+紫杉醇)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卡铂+紫杉醇)作为一线治疗,半数患者总生存时间超过15.9个月,比化疗多4.6个月,死亡风险下降36%,且联合用药也没有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
截至2019年数据来看,其他免疫药物如纳武利尤单抗(商品名:欧狄沃)、Atezolizumab(商品名:Tecentriq)联合化疗的方案,也能获得比化疗好的的疗效,但是不如帕博利珠单抗。
- 非鳞癌:Atezolizumab+化疗(铂类+培美曲塞)
Atezolizumab 联合化疗,半数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超过19个月,无进展生存时间超过12.6个月,比化疗几乎延长了一倍。帕博利珠单抗或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也比单用化疗好。
高肿瘤突变负荷:联合免疫治疗
有些患者属于“高肿瘤突变负荷”。“肿瘤突变负荷”可以理解为肿瘤细胞的 DNA 上承载的体细胞基因突变数目,它越高,意味着可能被免疫系统识别的抗原越多,免疫反应就越强。
对于“高肿瘤突变负荷”的患者,一线治疗可以单用纳武利尤单抗,如果联合 Ipilimumab(另一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则疗效更优,但不良反应也会增加。
“回归经典”——化疗
在免疫治疗问世之前,对于不能用靶向药的晚期肺癌患者,医生的“经典”方案是化疗。化疗方案很多,如何选择主要与肺癌的类型和患者的体能状态有关。体能状态用 PS 评分来评价,评分越高,体能越差,化疗方案需要越“温和”。具体方案如下:
PS评分 | 方案 | 药物组成 | 用药时间 | 周期 |
PS=0~1 | NP | 长春瑞滨 | 第1,8 天 | 21天一周期,一般4~6周期 |
顺铂或卡铂 | 第 1 天 | |||
GP | 吉西他滨 | 第1,8 天 | ||
顺铂或卡铂 | 第 1 天 | |||
DP | 多西他赛 | 第 1 天 | ||
顺铂或卡铂 | 第 1 天 | |||
AP | 培美曲塞 | 第 1 天 | ||
顺铂或卡铂 | 第 1 天 | |||
PCB | 紫杉醇+卡铂+贝伐单抗 | 第 1 天 | ||
PS=2 | 去除铂类,单药方案 | 吉西他滨/多西他赛/紫杉醇/长春瑞滨/培美曲塞(非鳞癌) | 同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