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中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l型糖尿病患者中近50%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而2型糖尿病也有5%~l0%终于肾功能衰竭。
一、怎样知道患有糖尿病肾病?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起床后眼睑或下肢浮肿、小便泡沫增多、夜尿次数增加等表现时要怀疑是否患有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由于早期的糖尿病肾病通过尿常规检查不出来,因此只能定期进行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检查,以及时发现早期的糖尿病肾病。
病程≥ 5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及所有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定期每年复查尿白蛋白。
二、怎样知道糖尿病肾病的程度?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将引起对肾脏的损害,肾脏病变是逐渐进展的,医生在临床上将糖尿病肾病分为5期:
1、Ⅰ期:糖尿病早期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升高,无任何症状。
2、Ⅱ期:尿常规蛋白阴性,间歇出现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问歇轻度增高,通过积极治疗可以逆转。
3、Ⅲ期:早期肾病。尿常规蛋阳性,尿微量白蛋白持续升高,尿白蛋白排泄率20~200,血肌酐、尿素氮正常(即肾功能正常)。
4、Ⅳ期:临床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200,24
h尿白蛋白>300,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伴有水肿和高血压,尿常规蛋白阳性,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即肾功能受损)。
5、V期:终末期肾病。全身水肿,高血压和尿毒症,肾功能衰竭。
三、怎样防治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一旦临床表现明确,糖尿病肾病就已经难以根治了,所以糖尿病肾病的第一个治疗措施就是控制好血糖。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使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下降一半。当出现尿蛋白时,降糖药物的选择不当会导致肾病加重或损伤其他器官,因此要咨询糖尿病医生调整降糖药物。当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即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接受胰岛素治疗时,由于胰岛素从肾脏排泄减少,每天胰岛素的需要量会明显减少,如果继续使用以前的剂量,往往容易出现低血糖。
对于l型糖尿病患者,大部分高血压都是继发于糖尿病肾病,而2型糖尿病则有许多高血压是与糖尿病同时并存的。但不管怎样,高血压能反过来明显使糖尿病肾病进一步恶化。因此,在糖尿病肾病时,控制血压非常重要,尤其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在肾病早期控制血压,有可能将晚期肾功能衰竭的发展延缓到10~20年以上。控制血压的药物种类很多,每个种类都有其适应证建议找专业医生调整。
有糖尿病肾病时,减少蛋白质食物的摄入(主要是肉、蛋、奶),可以减轻肾脏负担,延缓肾病发展。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必要营养物质,适量进食优质蛋白质,不仅不会增加肾脏负担,还可满足人体的蛋白质需要。优质蛋白质主要包括鱼、瘦肉、鸡蛋等。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阶段蛋白摄入量不同,对于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天0.8-1.0g/公斤体重(60公斤的体重每天蛋白质应摄入48-60g),对于大量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控制在每天0.6-0.8g/公斤体重。不可忽视的是血脂,不管是甘油三脂、胆固醇还是低密度脂蛋白,都应尽量控制正常。
当肾病发展到终末期阶段,此时出现肾功能衰竭,肾脏无法将人体代谢的毒物排出体外,此时血肌酐和尿素氮都明显升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透析的方法来维持人体的正常毒物排泄,换句话说,要用透析来维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