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0、R1、R2,手术后肿瘤残留不同,术后治疗有差异

手术切除胃癌后,可以听到医生对手术判定为 R0、R1 或者 R2。患者难免困惑,这代表什么意思?实际上,R 分类是判断手术后(不适用于内镜治疗)手术部位有无肿瘤残留的一种方法,对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参考意义。

什么是 R0、R1、R2?

手术中医生会对肿瘤切除后的切缘状态进行评估,术后病理医生也会对切除标本进行评估,据此,对 R 分类做出判断。

  • R0 被定义为没有肿瘤残留的证据。手术医生对肿瘤进行完整切除后,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切除的标本边缘,没有发现有肿瘤残留,表示整个病灶被完整切除,体内无肿瘤残留。
  • R1 被定义为尽管肉眼没有发现肿瘤残留,但是病理检查发现切除的标本切缘存在肿瘤残留。
  • R2 表示切除的标本切缘在肉眼下即可发现有肿瘤残留。

R0 手术就是常说的根治性手术,R1 和 R2 都不能够算作肿瘤达到根治性切除。

R 分类不同,术后治疗有何不同?

对于达到 R0 切除的患者,肿瘤达到根治性切除,医生一般会根据肿瘤分期决定术后辅助治疗的策略,可以选择标准的术后治疗或是仅随访观察。

  • 对于早期胃癌无淋巴结转移(N0)的患者,一般建议随访观察即可。
  • 对于病理诊断为 T2、无淋巴结转移(N0)的患者,医生一般建议继续随访观察。但是如果具有高危因素(例如肿瘤分级较高,有脉管癌栓或者浸润神经,小于 50 岁,未行 D2 根治术),通常会建议行辅助化疗或放化疗。
  • 对于 T3~T4 或无论 T 分期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医生一般会建议进行辅助治疗,包括辅助化疗或放化疗。

R1 或 R2 切除由于手术未达到根治目的,仍有肿瘤残余,因此对这部分患者,无论术后 T 分期及 N 分期如何,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医生一般均建议进行辅助放化疗,或根据病情进行多学科讨论(MDT),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王鹏亮参与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