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如何照顾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

俗话说“三分病、七分养”,“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故而移植后患者家属的照顾是患者康复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3 月以内),患者仍然比较虚弱,免疫力低下并处于急性排异反应的高危期。下面分别介绍患者家属在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和疾病护理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生活护理

  • 患者生活环境建议冬季保持室内温度 20 度左右,夏季 25 度左右,以患者体感舒适为宜,不建议过热或与外界温差过大。
  • 房间需经常开窗通风,或使用空气净化器。
  • 空调过滤网及空调内部常常有大量的灰尘和霉菌,需要经常清洗。
  • 打扫卫生时,患者先换到其他房间,用湿抹布、湿拖把清洁。
  • 患者所居的室内不建议养花和宠物。
  • 患者在家无需戴口罩防护,到公共场所则需要佩戴口罩。
  • 患者家中如出现有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水痘、带状疱疹、麻疹、腹泻等的家属,应与患者隔离。
  • 亲朋好友的探视宜少人次、短时间,访客应避免在患者的居室内吸烟,而患者也应避免参加酒局饭局。
  • 患者需要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来恢复体力,以低强度的运动为宜,如在室内或者小区、公园散步,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量力而行,逐步增加。
  • 患者的个人卫生清洁仍然重要,一般不再需要长期应用含抗生素的眼药水、眼药膏、漱口水、消毒液坐浴等,可以和普通人一样刷牙、洗脸、洗头、洗澡等日常清洁。
  • 洗澡时,注意保持浴室温度,洗澡后用大浴巾尽快擦干,避免受凉;有 PICC(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的患者,洗澡前可用保鲜膜将导管部位的手臂包裹好,两头用胶布封住,避免进水。洗完后,可全身涂抹润肤乳液或润肤霜避免皮肤干燥。

饮食护理

保证饮食的清洁卫生是最基本要求,应该尽量避免不易清洁的生冷食物,如带壳的瓜子、花生、核桃,蜜饯、酱菜、冰激凌、生鱼等。

食物中淀粉类食物最容易消化(米、面等),其次为蛋白质(各种肉类),最后为脂肪类(肥肉、油脂)。有过腹泻或较长期饮食不良的患者,建议按照淀粉类、蛋白质、脂肪的次序,顺序添加饮食,要象婴幼儿添加辅食一样,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每日添加的饮食种类不宜过多过杂。要注意患者大便的情况:

  • 如果没有腹泻、腹痛出现,持续添加;
  • 如果患者出现腹泻,则首先要审查当天和前 1 天的食物,注意有无可能引起腹泻的食物。

食物中可以添加盐、酱油、醋等调味品,但一般忌辛辣(按个人饮食习惯)。

没有糖尿病等特殊原因需控制饮食的,可以吃新鲜水果,最好是可以剥皮的容易清洁的水果,如苹果、梨、橙等。较移植前体重下降较多的患者,可少食多餐,注意增加食物中蛋白质的量,并适度运动,促进肌肉恢复。

疾病护理

主要指协助患者做好各种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和调整用药的记录以及协助患者及时就医。如按顺序整理门诊随访化验报告,记录患者各种口服药剂量和调整原因,记录患者有无发热、皮疹、腹泻、咳嗽、咳痰、尿频、尿痛等各种症状出现的时间、严重程度,加重或缓解的诱因等。

  • 建议给患者每日清晨起床后,排空大小便后称体重,这是非常简便易行的监测患者有无水肿和体能状态恢复情况的方法。
  • 建议移植后三月内每周门诊随访,三月后根据情况酌情延长随访间隔。

患者一旦出现高热、呼吸急促、晕厥、任何部位较明显的出血、任何部位难以耐受的疼痛等均应及时急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