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微创治疗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数量迅速增加,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社会问题,且发病有进一步年轻化的特点。糖尿病本身最可怕的是其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残的主要原因,已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糖尿病足的患病率亦逐年上升。

  糖尿病足是指足部感染、溃疡和坏疽,它与下肢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和远端神经异常相关。

  糖尿病患者常出现足部的感觉异常,例如:麻木、针刺等感觉;由于血管管腔的逐渐狭窄,病人下肢出现麻木、疼痛、行走距离越来越短,称为间歇性跛行,或者是患者感到疼痛,就是坐着不动的时候也会出现疼痛,称为静息痛。

  对糖尿病足的传统疗法是应用药物或外科血管搭桥手术来控制病情,避免截肢。但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血管多为弥漫性狭窄、闭塞,病变严重,药物和搭桥治疗效果多不理想。晚期患者往往需外科手术截肢,这不仅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给社会和病人家庭增加了负担,大多数病人和家属都不愿意接受。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治疗也从简单的对症处理—-截肢,慢慢的发展到最大限度的保存肢体,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这一观念的改变,得益于日益成熟的血管外科,尤其是血管外科微创介入治疗的飞速发展。

  所谓的微创介入治疗,简单说来,就是在大腿根处穿刺股动脉,在血管造影的引导下,将收缩状态下的“球囊”缓缓放到病变狭窄闭塞部位,然后使“球囊”扩张,扩充血管后,使阻塞的血管恢复下肢远端的血液供应。这种治疗局部麻醉,术中患者处于清醒状态,相对于其他麻醉方式,局麻副作用相对较小。因此介入方式不仅适合身体情况比较好的患者,更适应于年老、体弱、合并其他器官疾病的患者。该疗法痛苦小、见效快、无特殊禁忌症,可明显改善下肢供血,减轻下肢疼痛、麻木、酸胀等症状,并可使足部溃疡、感染获得痊愈机会,减少截肢率,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