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卫生部发布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死因调查结果显示: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居民首位死亡原因,其中肺癌增长最为迅速,过去30年上升了465%,已代替肝癌成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原因(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
随着我国烟民和被动吸烟人群的剧增,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随着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的持续加剧,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中老年人健康体检的开展普及,特别是医学现代化使得肺癌诊疗水平提高等诸多方面因素,必将导致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
我们坦诚地承认:临床确诊的肺癌患者中接近70-80%属于中晚期肺癌,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这是肺癌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然而,肺癌并非不治之症,只要早期发现,综合治疗,许多早期肺癌能够获得长期生存。即使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通过微创外科手术、新一代化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和物理治疗新手段,也同样可以长时间带癌生存。
一、控烟是预防肺癌、降低肺癌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肺癌的发病原因经过几十年的临床研究以及大量人口学调查,已被学者公认与吸烟和空气污染有着密切关系。
早在二十世纪30年代,医学界就提出吸烟与肺癌的关系。二十世纪50年代,英国医学研究人员对5万多名英国男性医生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科学地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无可辩驳地证实了吸烟就是引致肺癌的罪魁祸首。
大量的人口学和流行病学调查证明,87%的男性肺癌和80%的女性肺癌的致病原因是吸烟(包括被动吸烟)。长期吸烟者的男性肺癌发生率是不吸烟人群的8-20倍。在美国和英国,得益于政府近40年严格的控烟政策,整体人群吸烟率逐年下降。今天的美国和英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出现了下降趋势。而我们国家虽然在控制烟草和大气污染,减少环境致癌因素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部分地区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距离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作为每一公民而言,我们自己要想预防肺癌,能够作到的就是拒绝烟草,远离肺癌,这也是肺癌一级预防工作中最为简便、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措施。希望烟民朋友们能够充分认识到烟草对健康的危害、特别是同肺癌的密切关系,尽快在医生的指导和帮助下戒断烟草。
二、筛查可以发现早期肺癌,手术切除可以临床治愈
众所周知,肺癌由于缺乏早期症状而不易早期发现。一旦临床出现明显的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或咳血、胸痛、气短等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往往已属局部中晚期。目前因出现临床症状到医院来就诊的肺癌确诊患者中,只有20-30%属于较早期(I、II期),其他70-80%都属较晚期(III、IV期),治疗效果较差,这是一个很令人不安的现实。但是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通过外科手术绝大多数早期肺癌可以达到临床治愈。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各国政府和学者就开始研究早期发现肺癌的办法,也曾采用对特定人群进行每年痰细胞学检查和胸部X线照片的筛查方法,但经多年努力和长时间随访观察,痰细胞学检查和胸部X线照片筛查的效果不满意,未能降低总的肺癌死亡率。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采用每年进行胸部X线照片结合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方法,有助于及时发现早期肺癌,这对于肺癌高发地区、有肿瘤家族史和长期大量吸烟的肺癌高危人群尤为重要。建议每天吸烟大于20支、烟龄大于20年的烟民朋友每年都要进行胸部X线检查(胸片正侧位)结合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可以早期发现肺部疾病。
对于普查发现的早期肺癌及时进行手术切除,可以临床治愈绝大多数的肺癌患者,五年和十年生存率也达到了85%和50%以上。部分高度选择的获益人群,术后进行两药含铂方案4-6个周期的辅助化疗还可以提高到更佳的长期生存。
需要告诉读者的是:目前,我国许多肺癌中心的胸外科已经摒弃了传统的大切口开胸手术,而是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微创外科技术治疗肺癌,并已经在全国得到了普及和推广。现代肺癌外科手术的微小创伤不单单只是伤口的外在美观,还给许多中青年女性肺癌患者和7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带来了更好的生活质量,也为术后有可能开展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奠定了基础。
三、综合治疗可以有效延长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从目前的治疗效果看,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仍然是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我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仅靠单纯外科一把刀、过分强调药物万能、不合理地夸大物理治疗效果的临床行为都不能给肺癌病人带来真正的临床益处。必须要根据肺癌患者的身心状况、肿瘤的具体部位、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向,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改变,有计划地、科学合理地综合应用现有的各种有效治疗手段,以最适当的经济费用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就是我们多年来强调的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定义。
肺癌外科手术前的临床分期至关重要。手术前一定要进行科学规范的分期检查,例如颅脑核磁检查除外颅脑转移、全身骨扫描除外骨转移、腹部超声或腹腔CT除外腹腔脏器转移。这些检查既是我国肺癌临床诊疗常规所要求的,也是各级医保部门给予报销的项目。肺癌外科手术必须要常规清扫纵隔各组淋巴结,我们称之为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只有如此操作才能获得准确的肺癌病理分期,也就是我们百姓常说的早期、中期和晚期肺癌。这些对于我们指导和制定术后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术后的化疗和放疗与否都要取决于最后的病理分期。
现代胸外科技术的进步和器械外科、微创外科的迅猛发展、新一代化疗药物和现代放疗设备与技术的临床应用,为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微创胸外科技术和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使更多低肺功能和高龄肺癌患者得以接受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手术后一个星期就可以康复出院。第三代肺癌化疗药物和针对化疗毒副作用的新一代辅助用药,使那些需要进行手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手术后辅助化疗得以安全足剂量完成,从而进一步提高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迅猛更新的放射治疗设备和技术,在新一代三维和四维定位系统的引导下,通过适形调强放疗技术锁定了肿瘤靶器官,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健康组织器官不受损害。也就是说,传统的三大治疗手段近年来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三个治疗手段的有机结合给更多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而这一切都需要学科带头人的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了许多肺癌诊疗中心,聚集了胸外科、呼吸科、肿瘤科和放疗科学科带头人,共同研究制定区域肺癌防治策略,为每一个肺癌患者研究制定个体化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充分合理地应用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手段以及极具中国特色的中医药治疗肺癌。
四、分子靶向治疗将肺癌变成一种慢性疾病
随着对肿瘤生物学认识的逐步加深,医学家发现,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已成为全球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的亮点。分子靶向治疗是针对可能导致细胞癌变的环节,如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因子及受体、抗肿瘤血管形成、自杀基因等,从分子水平来逆转这种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甚至使其完全消退的一种全新的生物治疗模式。
让肺癌成为一种慢性病的说法代表肿瘤治疗思维的转变。在中国上市的易瑞沙和特罗凯这两个分子靶向药物把这个理想转变为现实,近5万名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从易瑞沙和特罗凯这两个分子靶向药物获得了长期生存的益处。其中不乏许多被许多医生宣判“死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过去的观念是一定要通过放疗和化疗等各种手段把癌细胞杀死。现在有了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以后,可能不杀死肿瘤细胞,但是可以让它进展慢一点,争取更多的时间,把晚期肺癌病人的治疗变成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慢性过程。让我们惊喜地看到: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给我们更多的中国女性、不吸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分子靶向药物,许多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才开始有了一年、二年和三年生存期。我们现在强调引用慢性病的概念,就是要把肺癌同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一样,看成是一个慢性疾病。
靶向治疗药物除了能够抑制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转移、促进细胞凋亡,还能发挥免疫学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靶向治疗药物和顺铂、紫杉醇等细胞毒药物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的效应,不仅可以延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还可以降低肿瘤转移的可能性。分子靶向新疗法不但被证实可以延长患者生存,而且可以显著改善病人的症状,例如减轻咳嗽、呼吸困难以及疼痛等,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但千万不要把早期肺癌当成是慢性病来治疗,肿瘤能切除时一定要进行根治性切除手术。如果因身体原因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可以尝试CT引导下射频消融、体部立体定向放疗等“物理靶向”手段。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的分子靶向药物可以让许多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其和平共处,一旦有机会还是希望把它消灭。
五、结束语
解决肺癌早诊早治问题,高危人群筛查和健康普查仍然是一个值得推荐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早期肺癌临床治愈率的重要保证。肺癌虽然占据目前癌症死亡中之首位,但是各种癌症中病因最为明确,因而被列入最可以预防的癌症之一。肺癌的最有效预防方法就是控烟,并尽量远离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对于肺癌高危人群(长期大量吸烟和某些职业接触者)应每年进行肺癌筛查,将肺癌发现于可被治愈的阶段。早期肺癌通过规范的外科手术可以作到临床治愈,微创外科手术给早期肺癌患者更好的生活质量;局部中晚期肺癌同样可以通过以外科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获得长期生存,术后辅助化疗和分子靶向药物可以使更多的患者获得临床受益;晚期肺癌通过新一代化疗药物和分子靶向药物联合使用,一样可以获得减轻痛苦、延长生命,越来越多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从新一代分子靶向药物获得长期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