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药物疗法

  在中国古代 医籍中有关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方药(包括复方、单方、验方、汤剂、散剂、丸剂等)十分繁多。如唐代《千金方》载有治疗糖尿病的处方51首,药物110种,其中应用天花粉23 方, 麦冬16 方, 地黄11 方,黄连10 方, 玉竹5 方, 黄芪4 方。他所创立的玉泉丸、玉壶丸、黄连丸等方一直沿用至今;《外台秘要》载方86首,药物119种;清朝《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渴门》载治疗消渴病的复方91首,单方135首。其中应用天花粉者35 方, 麦冬35 方, 地黄31 方, 山药11 方, 黄连19 方, 黄芪19 方, 葛根13 方。

  中国古代将糖尿病分上中下三消辩证用药,如《证治准绳?消瘅》:“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三消分型在《内经》已初见端倪,但临床按三消分治当在宋金元时期。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在综合前人治疗消渴病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三消分型辨治。他说:“上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以白虎加人参汤治之。中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硬,小便数…调胃承气三黄丸治之。下消者,烦躁引饮,耳轮焦干,小便如膏…以六味地黄丸治之。”三消分治,到清代已成定论),下面按上、中、下三消罗列药物:

  上消方:白虎加人参汤、 玉泉丸(麦冬、人参、 茯苓、黄芪、 乌梅、 甘草、 栝蒌根)、千金黄连丸、麦门冬饮子( 知母、 甘草、栝蒌仁、人参、干葛、 生地黄、 茯苓、 麦冬)、消渴方(黄连末、天花粉末、人乳汁(或牛乳)、藕汁、生地汁、姜汁、蜂蜜组成。共搅拌成膏内服)等 如《金匮.消渴小便不利淋病》曰:“渴欲饮水, 口干苔燥者,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中消方:调胃承气汤,、三黄丸、七味白术散(党参、白术、茯苓、藿香、木香、葛根、甘草)、麻子仁丸、猪肚丸(猪肚、 黄连、 栝蒌根、麦门冬、 知母)、参蒲丸(人参、 赤茯苓、 菖蒲 、远志、 地骨皮、 牛膝)、清凉饮子(治消中能食而瘦,口舌干,自汗,大便结,小便数。羌活梢、柴胡梢、 升麻梢、 防风梢、 当归、 甘草梢、石膏、 知母、 红花(、 防己、 龙胆草、 黄柏、)桃仁(五个) 杏仁、 生地、 黄 根、 黄芩、 甘草)等。《金匮要略》称:“跌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如《脾胃论》主张治疗上“膈消者, 以白虎加人参汤治之; 中消者, 以调胃承气汤, 三黄丸治之; 下消者, 以六味地黄丸治之??”。《医学纲目》∶能食而渴者,白虎倍加人参汤主之。不能食而渴者,钱氏白术散加葛根,大作汤剂广服之。

  下消方:六味地黄丸 桂附地黄丸、千金地黄丸(黄连、生地)、兰香饮子(治消渴,饮水极多,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结燥,小便频数。石膏、 知母、甘草、 人参、 防风根、 半夏、兰香、白豆蔻、 连翘、 桔梗 、升麻)、生津甘露饮子(治消渴上下齿麻,舌硬赤烂肿痛,食不下,腹时胀满疼痛,浑身色黄,目白睛黄。甚则四肢萎弱无力,面尘脱色,胁下急痛,善嚏善怒健忘,臀肉腰背疼寒,两丸冷甚。石膏、人参 甘草、山栀 、白豆蔻、 白芷 、连翘、 甘草、荜澄茄 、黄连、 姜黄、 藿香、、 白葵 、麦门冬 杏仁、 归身 兰香、黄柏、 升麻根、木香、 桔梗、 柴胡根、 知母、 全蝎)、地黄饮子(治口渴舌干,小便数,舌上赤裂。此药生津除燥,生肌肉。黄连、 桃仁、 生地、 红花、 黄柏(酒,、当归、 甘草、 升麻、 知母、 防己、羌活、 麻黄根、 口干舌渴,加杏仁、甘草、 小便数,加石膏)如《金匮.消渴小便不利淋病》曰:“男子消渴, 小便反多, 以饮一斗, 小便一斗, 肾气丸主之。”

  消渴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白内障、雀盲、耳聋,可用杞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对于并发疮毒痈疽者,则治宜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用五味消毒饮等。

  脏器疗法DD以脏补脏、同气相求

  《千金方?消渴》篇中,用脏器疗法治疗消渴独具特色。为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所创,是运用脏器疗法治疗疾病之始祖。他认为消渴因于虚热阴亏,用药以柔润清养为主,配伍动物脏器最为有益,可调和阴阳,固本护元,。针对上消(消渴) 用动物肺脏, “补肺止嗽,止渴,补不足。”针对中消(胃渴) “,用猪肚“补中益气,止渴利”。针对下消(肾消) ,用猪羊肾“补肾气,益精髓”,共达“以脏补脏”、“以形补形”同气相求之目的。可谓现代医学也证明,同种或异种动物的脏器,从形态、组织、结构、生化成分到生理功能都十分相似,当人体内脏发生疾病时,可试用动物相应脏器进行治疗,亦即“同气相求”。所以,“以脏补脏”“以形补形”是中医学几千年经验的总结,是孙思邈医学之精华所在。

  我国医书最早详细记载消渴病(糖尿病)的症状及并发症;最早记载糖尿病患者“尿甜”现象;最先认识糖尿病发病与饮食生活因素的密切关系;并大量记载了多种防治糖尿病的有效的方法。总之,祖国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了较为完善而独特的理论体系,为人类对糖尿病的防治研究作出了伟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