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为什么会得白血病?

提起白血病,人们往往认为这是年轻人尤其是未成年人才会得的病,而老年人被诊断白血病时,很多人会表示不解,为什么年纪大了也会得白血病呢?事实上,白血病并非年轻人的“专利”,有些白血病反而更好发于老年人。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老年易发

首先,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白血病中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中文简称慢淋),平均发病年龄为 71 岁,其中 70% 的患者起病时已大于 65 岁,是老年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

慢淋起病较缓,多有低热、消瘦、盗汗、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等症状,进展慢,生存期在 4~15 年甚至更长,疾病早期往往无需特殊治疗,只需定期随访观察。疾病进展期时,也有口服药物可以选择,毒副反应较静脉化疗小,老年人多可耐受。

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易发

而在急性白血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确实在儿童及年轻人中发病率更高,但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 AML)则反之。研究表明,AML 的平均发病年龄为 67 岁,有 54% 的 AML 患者发病年龄在 65 岁以上。

AML 起病急,发热、出血、贫血、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严重,且进展迅速,较 CLL 凶险得多,如不经积极治疗,生存期通常只有 3 个月。

老年 AML 患者受其身体状况、既往伴随疾病、脏器功能等影响,往往无法像年轻患者一样承受高强度的化疗,所以需要通过综合评估平衡疗效和毒副作用的关系,有时只能选择降低治疗强度,甚至姑息治疗。

还有一部分老年 AML 是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进展而来,或继发于其他实体肿瘤放化疗后,这在年轻 AML 中相对少见。此类老年 AML 的治疗更加棘手,疗效也更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