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新辅助治疗,广义来讲,是胃癌患者在手术前接受的辅助治疗。狭义来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于评估认为有手术根治机会的胃癌进行的治疗,其目的是缩小病灶,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根治率;另一部分是术前转化治疗,将不可切除的肿瘤转化为可切除的肿瘤,以期达到根治切除的目的。
新辅助治疗
进行新辅助治疗的目的如下:缩小病灶,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根治率,降低手术风险及患者肿瘤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术前存在的微小癌或微小转移灶,有助于降低转移或复发风险,以期提高生存率;验证所用化疗方案的疗效,为术后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对于没有远处转移或仅有孤立部位的转移,且浸润程度并不特别深,胃周围的淋巴结转移情况还在手术可控范围内的,医生通常会考虑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具体来讲,局部晚期胃癌如果经临床检查提示可切除,且无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符合 cⅢ 期及cⅢ 期以上,或者虽然存在转移但转移病灶局限于一个器官并且转移病灶小于 3 个,通常可以考虑进行新辅助治疗。
术前新辅助治疗常用的手段就是化疗。已有多项研究证实,与单纯手术±辅助化疗相比,新辅助化疗+手术+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根治切除率及根治切除后的总体生存率,给患者带来的生存质量获益也更明显,且患者耐受程度较好。经典的 MAGIC 研究表明,与单纯手术相比,手术前后予以化疗的 5 年生存率更高(分别为 36% 和 23%),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分别为 46% 和 45%)。FFCD 9703 研究也证实,手术前后化疗较单纯手术可明显提高根治性切除率(84%、73%)和 5 年生存率(38%、24%),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似。
转化治疗
对于肿瘤不可切除的患者,例如浸润程度深、与周围组织脏器难以区分或累及重要血管神经,有严重远处转移等,医生可能考虑进行转化治疗,以期将肿瘤转化为可切除,从而可以根治切除。
上述患者通常病期极晚,肿瘤负荷较大,患者身体状态常不佳,因此医生在选择转化治疗方案及治疗手段时会比较慎重。常用的转化治疗手段为化疗,有时会辅以放疗、靶向治疗等。目前已证实转化治疗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至于转化治疗对肿瘤的控制效果、疗效影响因素、理想方案等仍处于探索中。
当然,并非所有患者都能自新辅助治疗中获益,新辅助治疗也仍面临一些待解答的问题。医生会视肿瘤情况、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决定是否进行新辅助治疗,并且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王鑫参与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