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
I,II期非小细胞肺癌:若无全身重要脏器的禁忌,外科切除是治疗I期和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措施。由于目前普遍认为手术是治疗I期和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措施,所以缺乏手术和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实验来证明手术的有效性。根据因全身情况或不愿手术患者的放疗情况,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纯手术的5年生存率为6~42%,远低于手术的5年生存率40%~85%。手术范围:对大部分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是最常用的手术模式,即可达到根治的目的。 对于肿瘤累及近段支气管及肺动脉的患者需行袖式肺叶切除术或全肺切除术。局限性肺切除(楔型肿块切除和肺段切除)较肺叶切除的局部复发率高3倍左右,而且两组间手术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肺功能情况基本相同,肺叶切除的长期生存率较局限性切除高。目前认为仅年老,心肺功能不能耐受肺叶切除术的T1N0M0患者适合行局限性的肺切除术。目前对纵隔淋巴结清扫有两种意见:1、纵隔淋巴结采样术(mediastinal lymphnode sampling);2、纵隔淋巴结系统切除术(systemic mediastinal lymphadenectomy)纵隔淋巴结切除术的作用尚有争论。国外一项随机对照实验分析了纵隔淋巴结采样术组和纵隔淋巴结系统切除术组,认为两组在肺癌患者总的生存率方面无明显的影响。但结果趋向于提高N1或单组N2转移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延长无病生存期和减少局部复发率。但也有研究认为在I,II期患者中行纵隔淋巴结系统切除术和纵隔镜检查+纵隔淋巴结采样术,两者在生存期,局部复发率或分期的准确性上无差别。由于条件限制国内尚无法普遍开展纵隔镜检查,同时纵隔淋巴结系统切除术在操作上的难度也不大,因此我们认为对I,II期的患者应行纵隔淋巴结的切除术以达到根治和准确分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