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治疗后,为什么还可能进行补救性手术?

早期胃癌有些情况会接受内镜下切除治疗,例如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然而,即使决定行内镜治疗,患者也可能会进行补救性手术。

由于影像学、内镜等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患者在手术中才被发现肿瘤有侵犯深层结构的可能;在对内镜下切取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后,发现切缘还残留有肿瘤组织,即医生常说的未达到 R0 切除标准;医生在手术中还可能发现胃周围的淋巴结有转移。上述都是内镜下切除后胃癌复发、转移的高危因素。为了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医生会采取补救性手术消除上述危险因素,争取将局部病灶根治性切除,以确保早期胃癌的 R0 切除。

内镜治疗后进行补救性手术并不意味着内镜治疗失败,而是对影像学检查局限性的弥补和校正。当然,也不是所有内镜治疗后都需要做补救性手术,具体需交由医生判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王鹏亮参与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