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乳腺癌患者在化疗结束后还要进行内分泌治疗。这是因为,这些乳腺癌为激素受体(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需要免疫组化检测)阳性,癌细胞的生长会受到雌激素的滋养,通过药物阻断体内雌激素对乳腺癌细胞的滋养就能很好地抑制癌细胞生长。
目前认为,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不论年龄大小、淋巴结是否有转移、是否需要进行辅助化疗,都应考虑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一般需要持续 5~10 年,以保证完全杀灭肿瘤细胞。对于分期相同的乳腺癌患者来说,激素受体阳性者通常比阴性者更易被治愈。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最常用的药物包括抗雌激素类和芳香化酶抑制剂两大类。
目录
抗雌激素类药物
抗雌激素类药物包括他莫昔芬、托瑞米芬、氟维司群等。
他莫昔芬
别名又叫三苯氧胺,是目前最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口服方便,价格低廉,无论是否绝经,各年龄段患者均可使用。
他莫昔芬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口服 5 年他莫昔芬能显著提高 10 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即 10 年内乳腺癌没有复发、生存达到 10 年的可能性较高,并且,他莫昔芬还能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可降低对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
当然,长期口服他莫昔芬也会导致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但只有少数人会发生。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潮热、盗汗、阴道干燥等。他莫昔芬还可能引起子宫内膜增厚、子宫内膜癌和深静脉血栓,虽然发生率低,但须警惕,所以,对于口服他莫昔芬者医生会建议定期进行 B 超检查复查子宫内膜厚度和探查深静脉血栓情况,以决定是否继续服药或更换药物。
托瑞米芬
托瑞米芬是新一代的抗雌激素类抗肿瘤药物,其疗效相当于他莫昔芬,而不良反应更小,常作为不能耐受他莫昔芬的绝经前患者的替代药物。
氟维司群
氟维司群是一类新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代替雌激素抢先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使雌激素没有受体可以结合无法发挥促进肿瘤成长的作用。该药物主要用于他莫昔芬和托瑞米芬治疗失败的、绝经后女性的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但氟维司群目前不能口服,需要肌肉注射。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血清转氨酶升高和心动过缓,注射部位疼痛、恶心、骨痛、关节炎、头痛、背痛、疲劳、肢体末端疼痛、潮热、呕吐、食欲不振、乏力、肌肉骨骼痛、咳嗽、呼吸困难和便秘也有发生。
芳香化酶抑制剂(AI)
哪些患者可用?
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出现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只适合于绝经后的患者。通过双侧卵巢切除或照射达到不可逆的人工绝经,或者应用药物达到可逆性绝经状态的患者,也可使用该类药物。需要提醒的是,是否处于绝经状态需要由专业医生判断。
为什么只有绝经后的患者才能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呢?这与绝经后女性雌激素的来源有关。绝经后女性卵巢分泌雌激素的功能显著退化,因此体内雌激素的来源主要靠雄激素转化而来。芳香化酶就是雄激素转化成雌激素的专属催化剂。也就是说,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以使绝经后女性体内的雄激素无法转变为雌激素。
包括哪些药物?
芳香化酶抑制剂也是口服药,但价格比他莫昔芬要贵得多,对于绝经后患者来说,疗效比他莫昔芬更好。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代表药物属于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包括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对芳香化酶的活性有更特异和高效的抑制作用,可以使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甚至降到目前测不出的水平。根据作用机制不同,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还可分为两类:甾体类芳香化酶不可逆失活剂(依西美坦)和非甾体类芳香化酶可逆性抑制剂(来曲唑、阿那曲唑)。当然不可逆失活剂的作用更强,对芳香化酶的灭活作用无“反弹”。
有何不良反应?
芳香化酶抑制剂的不良反应除了常见的潮热、盗汗、可能导致阴道干燥等,还包括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增加,应用过程中医生会提醒注意复查骨密度,并采取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措施。
总而言之,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能大大降低复发风险。如何选择这两大类内分泌治疗药物?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科学评估、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药物,这也就是目前肿瘤学界强调的“个体化综合治疗”,目的是争取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福建省建阳市第一医院肿瘤科周柳旦副主任医师参与本文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