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治疗-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随着支气管镜在临床应用的日益普及,对不能手术和放疗的患者,以下局部治疗手段可作为治疗选择,各种支气管镜介导的激光、高频电刀、射频消融、氩等离子体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微波、光动力治疗、 冷冻、气道支架、球囊扩张、黏膜下或瘤体内药物注射等技 术,实施支气管腔内介入治疗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明确治 疗目的,客观评估拟采用的某项治疗技术能否实现预期目标, 并在有条件的医院开展治疗。
1.对于腔内息肉样肿瘤,可行圈套器直接套取切除或进 行二氧化碳冻切,肿瘤根部则行APC。
2.对于管壁浸润型,一般在切除腔内肿瘤后,可再行光 动力治疗,而后有外照射禁忌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放射性粒子治疗。
3.对于不能手术和拒绝手术的中央型气道狭窄患者,可考虑内镜下腔内介入治疗。包括热消融(高频电刀、射频消融、APC、微波、激光等)、光动力治疗、冷冻、气道支架、 黏膜下或瘤体内药物注射等技术。
4.对于经过常规治疗不能缓解的气道狭窄和气道瘘,应采取内支架置入治疗为主的方法,气道内支架可分金属支架和非金属支架 2 种;根据有无被膜,金属支架可分为被膜支架和非被膜支架(裸支架)。非金属支架又可分为硅酮支架、 塑料支架等。
5.如果病变远端肺功能丧失,或病变同时阻塞小气道, 应慎重选择内镜下介入治疗方法:
选择个体化支气管镜腔内介入治疗方法十分重要,同时需在 MDT 讨论下,结合拟用技术的设备性能、人员条件等。理想的治疗方式是多种手段联合应用,比如热凝治疗或冻切清除腔内大块病变,冻融治疗清除基底部病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