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肺癌-胸外科医生面临的挑战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进程,不可避免的老年疾病发病率也显著提高。就胸外科医生来讲,我们遇到的高龄甚至超高龄的肺癌患者越来越多。由于高龄患者免疫力降低、机体反应差、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减退,同时易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机体的代偿功能明显降低,对手术创伤、麻醉、缺氧和失血等耐受性差,术中、术后极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面对种种问题,全世界的胸外科医生没有坐以待毙,随着各种微创外科技术的熟练运用,术前评估和术后重症监护技术的完善,同时麻醉技术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发展,所有这些医学科技的进步给广大高龄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

  手术治疗是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

  术前要全面了解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状况。只要全身情况允许,应当积极配合外科医生,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手术治疗,这样才能使患者充分获益。所谓谨慎就是要做充分的术前评估和术前准备。根据胸透、胸片、CT、纤维支气管镜的资料,综合分析手术切除的可能性,避免单纯探查。脑CT、骨同位素扫描、腹部B超或CT,了解有无脑、骨、肾上腺等处转移。若有远处转移,除了急诊手术如大咯血外,一般视为禁忌证。同时肺功能也是决定能否手术的关键因素。

  一般认为各种肺切手术的肺功能指标为:全肺切除;肺叶切除;段切或楔切。但对肺功能也要综合分析。长期吸烟、COPD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功能锻炼2周后重复测定肺功能,可有一定程度改善。肺大疱、胸膜广泛纤维化、肿瘤巨大压迫肺组织或主支气管开口瘤体阻塞等,切除病肺后健肺代偿,肺功能反而会得到改善。分侧肺通气功能及肺通气血流量测定,有助于判断病肺的功能。鉴于高龄患者动作不灵便,人机配合较差,尤其是高龄肺癌合并有叶、段不张,阻塞性肺炎、肺化脓症,咯血的恐惧心理,肺功能测定不能完全符合病人的实际情况,故应重视临床功能状况,包括日常活动能力、登楼试验、憋气试验。憋气30s以上,2min内登上5楼,说明能承受肺叶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