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症状无体征无危险因素→每1~3年进行临床乳腺体格检查(包括视诊、触诊等)。
2、无症状无体征有家族遗传史、胸部放射治疗史,病理证实的小叶内原位癌(LCIS)或异型导管增生(ADH)、异型小叶增生(ALH)→每年复查乳腺X线检查+每半年~1年临床触诊检查,有必要时每年行乳腺MRI检查。
3、有如下症状或阳性体征,乳房X线检查±超声检查。
(1)乳腺体检可扪及包块;
(2)乳头溢液;
(3)乳房不对称性增厚、小结节;
(4)皮肤改变:
①橘皮样改变;
②红斑、红疹;
③乳头脱屑;
④脱皮、湿疹;
⑤皮肤溃疡。
4、影像学检查结果及随诊。
(1)实性→可疑良性 BI-RADs分级3级→观察(临床低度恶性可能)→临床触诊±超声检查/诊断性乳腺X线检查每6-12个月,持续进行2-3年→体积增加/稳定→活检/继续观察;
(2)实性→可疑或高度可疑BI-RADS分级4-5级→活检;
(3)非单纯囊性→复杂密度→短期随访,BI-RADS分级3级→体检、超声±诊断性乳房X线检查每6-12m,持续进行2-3年→体积增加/稳定→活检/继续观察;
(4)非单纯囊性→复杂密度→直接行针吸活检;
(5)非单纯囊性→混合密度,BI-RADS分级4级→影像学引导下的活检;
(6)单纯囊性,BI-RADS分级2级→继续观察;
(7)影像学无异常,BI-RADS分级1级→继续观察(临床低度恶性可能)±每3-6m行影像学检查,持续1-2年→体积增大/稳定→活检/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