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怎么吃才健康?

得了糖尿病该怎样注意饮食呢?什么食物可以吃,什么不能吃?大多数人并不了解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求。饮食调理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也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吃得好,吃得对,才能更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首先,糖尿病患者要学会计算食物总热量。

理想体重 (kg)=身高 (cm)-105。

  • 成年人休息时,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需要热量 25~30 千卡;
  • 轻体力劳动 30~35 千卡;
  • 中体力劳动 35~40 千卡;重体力劳动需要 40 千卡以上热量。

儿童、孕妇、哺乳期女性、营养不良的人可以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然后计算每天所需的总热量。

在挑选食物种类时,碳水化合物(米、面条等主食)应该占饮食总热量的 50-60%。蛋白质(奶、豆类、蛋、鱼虾等)占 10%-15%,脂肪(花生、芝麻、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等)提供的热量不应超过总热量的 30%。

由于富含纤维的食品可以延缓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糖尿病患者应该多食用五谷杂粮和富纤维的蔬菜。每天摄入食盐应限制在 6 克以下。糖尿病患者应该戒烟限酒。饮酒能使血糖波动,空腹大量饮酒可能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而难以被发觉。

确定了每天饮食总热量和糖类、脂肪、蛋白质的组成后,可以按照每克糖类、蛋白质产热 4 千卡、每克脂肪产热 9 千卡,将热量换算为食品后,制定自己的食谱。推荐将三餐热量分配为 1:2:2,或者 1:1:1。

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食物时,一个基本的原则是:可能快速提升血糖的,以及含糖量或脂肪、淀粉含量高的食品要少吃。它们很容易转化为葡萄糖。比如糖果、蜜饯、汽水、甜饼干、甜面包、糕点、烧麦、粽子、土豆、玉米、芋头等含糖或淀粉量高,食用后容易出现高血糖。而动物内脏、蛋黄、肥肉、花生、核桃等脂肪含量高,导致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风险增高。

在饮食习惯方面,糖尿病患者可以学习一些小诀窍。

  • 正餐定时定量,零食少食多次。这样可以尽量避免血糖波动。
  • 吃干不吃稀,吃硬不吃软。因为越稀软的食物往往容易消化,血糖升高越快。
  • 吃绿不吃红。指的是绿色的食物一般比红色食物含糖量低,宜于糖尿病患者食用。